第66章(2 / 3)

韵。(张雅春)

莎乐美 德国画家柯林思作于1899年。布面油画。76×83.5厘米。哈佛大学布希一莱辛格博物馆藏。圣经作为宗教教义和信仰依托,与欧洲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历来有不少艺术家都从那里寻找题材,进行各种形式的表达。1893年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曾将《莎乐美》编写成著名的独幕剧。故事原出于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十四章《施洗者约翰之死》。美女莎乐美追求洗礼人约翰,但遭到拒绝;她发誓要吻他的嘴唇,因此诱使她的继父用刀杀死了约翰,最后吻到了被砍下的头颅。柯林思选择的情节,是莎乐美将要与头颅接吻的时候。残酷的男人和女人,以及躺着的死人,构成了画面情节,颜色、形状、空间,提示了特定的情绪,表现了善与恶、爱与恨交织的恐怖。这是一幅情节、情绪并重的作品,是一幅变态激情的绘画。作品比王尔德的《莎乐美》独幕剧晚六年问世。(沈正道)

skbshge

面具围绕着艺术家的肖像

比利时画家恩索作于1899年。布面油画。119.4×80厘米。安特卫普私人收藏。从1880年以后,恩索的绘画创作偏向了宗教题材,但偶尔也从幻想的宗教天地里回过头来,再看一下周围的现实世界。他的母亲和亲戚曾开设过玩具商店,出售过狂欢节上流行的奇怪面具,他因此画过好些以面具为题的作品。《面具围绕着艺术家的肖像》,也许就是生活底蕴和儿时记忆给予他的实感。这面具世界是一个掩盖着真相的虚伪世界。在作品中作者画着自己,那温文尔雅的胡子,仪态万千的礼帽,直逼观众眼神,在众多的面具中间叙述着生的困惑和死的恐惧。他以不协调的颜色、跳跃进行式的线条作画,被称为以癫狂和幽默开路的真正怪人。(沈正道)

skbshge

期待·满足

期待·满足(Fulfilment)

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作于19051909年。壁画。克里姆特在作这幅画时,正是在艺术上遭受攻击和各种各样非难的年头。他是在得不到社会理解和政府信任以及分离派内部创作思想分歧的情况下创作的。这组壁画是为维也纳美术设计中心的餐厅装饰所作。《期待》中一个略带舞姿的安详少女和《满足》中一对亲吻的男女在白色的大理石墙面上相对而立。画面运用蛋彩及贵重的材料如金、银、铜、珊瑚、玛赛克、珐琅等制成绚丽的色彩和丰富的装饰图案而显得十分华美。克里姆特在这组壁画中,把人体设想为一棵生命之树的平面图案。在漩涡形的枝干中点缀着花鸟和其他装饰,增强了画面的意趣。画面中,除了脸部、手和局部的一些花纹外,几乎全用金色完成。克里姆特吸取了日本浮世绘式的技法,人物的形体、脸部以及树枝的涡卷纹图案都充满了日本传统绘画的韵味。从整体效果上看基本上是属于装饰性的,这种装饰性是他在研究拜占廷镶嵌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人们从此画中也可以看到他正从拜占廷风格向日本风格过渡的迹象。也许是由于工艺性、图案化妨碍了绘画性能的发展,后来,他放弃了使用金色镶嵌形式。但那密集感很强的全金镶嵌手法,给克里姆特以终身影响。这幅画是他工艺性最强的代表作之一。克里姆特从青年时代起就受过严格的工艺美术和写实主义训练,他的装饰技法和写实功夫都很扎实。同时他又善于吸收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不同流派之间有益的养料,以丰富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创造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他的象征艺术语言和富有装饰趣味的艺术对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何小薇)

skbshge

亚威农的少女们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完成于1907年。布上油画。244×234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标题是毕加索的朋友,法国作家安德烈·萨勒蒙后来取的。当时他开玩笑地提到了巴塞罗那一条闻名的街亚威农街和街上的一家妓院,因而得名。这幅画在1937年以前没有展出过。毕加索在创作《亚威农的少女们》时,他觉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