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3 / 3)

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现实及其表现方式。他试图通过作品有意鼓动人们同旧秩序决裂,开创一个新的秩序。他的观点和主张很快被未来派、达达派和其他画派所接受,结果造成了开一代之风气的现代艺术。因此,《亚威农的少女们》被公认为20世纪和19世纪绘画艺术的分水岭。在这幅画中,形体被分为碎片,然后根据一种斜角结构重新安排,这种结构画面的方法,打破了自然主义的全部原则,脸部不要求自然主义的写真,它们已变成脸的符号和象征。对于毕加索在画《亚威农的少女们》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和各种灵感源中,专家们注意到了古代西班牙雕塑的影响,这些雕塑的脸部被无情地改变了形状。从这幅画中还可辨认出野兽派运动的某些特点,有些作家还着重指出非洲假面对毕加索的影响。(张雅春)

skbshge

列斯塔格的房子

列斯塔格的房子(House at L′Estaque)

法国画家勃拉克作于1908年。布上油画。73×60厘米。伯尼尔艺术博物馆藏。勃拉克早年是一位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的前卫画家,后对塞尚的绘画发生极大兴趣。1907年结识毕加索,并在画室看到了《亚威农的少女》之后,开始创作了一系列具有雕塑感的作品。1908年夏,他在列斯塔格画了许多风景与静物画,《列斯塔格的房子》即为其中之一。虽然画家对塞尚极为崇敬,但在这幅画及以后的许多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并不像塞尚那样主要通过色彩建立绘画表面的以及深度的整体结构,而是以明确的线条与轮廓,借助明暗,获得了体积与深度。物体的深度幻觉不是通过单点的直线透视产生,而是由物体的外观、体积、色彩深度的变化造成,以不同的视点观察,会产生重叠、倾斜、移动等多种变化。(施选青)

skbshge

柯庭小巷

柯庭小巷(Impasse Cottin)

法国画家郁特里罗作于1910年。油画。62×46厘米。巴黎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藏。柯庭小巷这个僻静的地方并非时髦的住宅区,画面中一幢幢鳞次栉比的砖瓦房,一排排的门、一扇扇的窗周密有序地向纵深延续。小巷的尽头三三两两的行人漫不经心地踯躅在通向远处的石阶上。这幅画,全部采用单纯的直线结构,暖色调。那云淡风轻的天空,像是雨过天晴。地面也像刚被清水冲刷过那样一层不染,充满了和悦而又宁静的诗情。那一幢幢的房屋上,略显斑驳的笔触丰富了色彩的内涵,也显现出房屋的结实牢固。郁特里罗是一位街景画家,他喜欢选择巴黎近郊古老的冷街僻巷作为创作题材。他取景平凡,但平淡无奇的景色,经过他的创造,显示出纯美的艺术韵律,得到了人们的赞美,同时,带给人们一种思乡的留恋之情。郁特里罗创作生涯五十年,画了几千幅油画、水粉画、水彩画和速写,但他的画风始终如一。(何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