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年轻人、小孩,以及学术界都被这两股歪风吹得扭曲看不到原来的历史!
关于这一场‘滦州兵谏’,后世的学术界有一种令李汉跟他家老爷子嗤之以鼻的说法,只是没想到从04年到11年,几年间的辩论竟然令这种否认历史的说辞成了社会学术的主流,即当年的‘滦州兵谏’朝廷如能对张绍曾等人建议给予肯定答复,相信由湖北新军引发的大革命完全可至此结束。张绍曾的奏折特别是十二条政纲,除了个别条款还有商量余地,其基本精神就是要建立一个现代国家,其政体就是中国人多年来期待的虚君立宪,朝廷如果能够对张绍曾等人的这些建议给予肯定的答复,那么清廷能从此走上‘君主立宪’之路,依托着近代三十年的洋务运动打下的家底,清廷完全可以避免后世持续半个世纪的国内混乱,也就不会给日本可乘之机,很大几率的就不会再有抗日战争,那么经历了百年的工业发展,中国未尝不能真正的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由此可见后世国内学术界骨气之缺失,当真令人为之不齿!
“大帅~~大帅~~~”
耳边突然传来呼声,李汉顿时精神一振,脸上哑然一笑,他竟然为了一些还未发生的事情想得入神了!不禁摇了摇头,这个时代多了他这么一个误入者之后,他又怎么会允许因为张昭曾自己的政治经验不足,导致历史上的那一件事情再一次发生呢!
旋即嘴角多了几分笑意,不错,今日方才开始的‘滦州兵谏’,实际上他自解决了襄阳南下清军刘温玉之后便开始命情报处抽调专员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如今,正要到他的那些准备向世人展露的时候了!
“伯庸!”
“到!”
“你辛苦一些,等会办完了手上的工作之后,亲自去电报处,让电报处给应城李副官那里拍一封电报,告诉他‘水混了、该引鱼儿上钩了’,他会明白该怎么做的!另外,通知‘中国之声’总部,让他们今天晚上辛苦一些,务必要多写几篇好文,争取在明日拂晓前将宣传‘武胜关、平靖关’两处捷报的报纸排完版,第一版挑出几份来,给李副官,让他派人给武昌的军务部长孙武、大都督黎元洪各送几份过去!”
“是!”陈天祥快速的记录下来,完了有些疑惑的看了他一眼,询问道:“大帅,如今武昌那边管事的是同盟会,不需要给他们送几份过去吗?”
李汉脸上微微转冷,“不用了,黄、宋二人抵达湖北,如今同盟会巨头中已有四人齐聚武昌,自然瞧不上我等非同盟会的革命党人,何必此刻过去贴他冷屁股。相比较他们,这时候还是失了势的孙武跟翅膀还没硬起来的那位军政府大都督更需要助力,咱们这时更需要旗杆分明的站好位置!”
“是!”
陈天祥很快记录完毕,等他继续吩咐。
李汉这时也累了,不过精神却很好,微微揉了揉额上太阳穴,低声像是在与他说话,又好似在喃喃自语一般:“所有提前能做的布置,可以用出的手段我都用出来了,剩下的便是坚持了……看谁先坚守不住宣布投降!”
……
第三卷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二百六十九章 情报司
天色已经很晚了,不过应城这边李东来却一直都没休息,他还在等待。
处理完了今天一天所堆积的情报工作之后,他将汇总的几件需要交给大帅批示的文件整理完毕,然后命人送去电报处,拍发到应山县城的战时临时指挥部去。
跟在李汉身边有段时日了,如今他也算的是对他的性格比较了解了。因此猜到了,方才递过去的几份文件,大帅多半会很快处理完,然后命人将回电拍来。
因此,即便今天的公务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他还需要再等待一阵。
夜已经深了,自确定了清军即将南下的消息以后,他已经好几日都没能好好休息一下了。随着情况的变化,情报司如今所需要处理的事务突然多了起来,尤其是很多都是有关鄂中军政府所掌握的五府内各处传来的信息,情报司所掌握的一些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