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1 / 2)

“傅老,诸君,在下邀请这位贾公子,自然是理由的。”卫若兰明白傅兴的好意,略带感激地向对方微一点头,目光环视众人,“这位贾公子,曾经在国子监即兴做过诗,才思敏捷,令在下及一众同窗为之赞叹,以在下观之,此人诗才还未尽展,在童山诗会上做诗应该拿得出手”

“他做了什么诗当时情景如何”

傅兴一听,愣了愣,随即追问道。

他没想到卫若兰居然真有合适的理由,倒是稍稍为之松了口气,不过,他还是他原先的看法,一个十四岁连童生也不是的人,不可能真正有才华,但也能理解卫若兰为自己辩解的做法,夸大事实在所难免。他这时不能不追问,他不问季谦肯定也会问,倒不如由他来问,若是此人所做的诗实则普通乃至拙劣,那他就委婉否决,总之,不致让卫若兰太下不了台,也不会让此人参与做诗便是。

卫若兰受到季谦指责,同时受到众人置疑,就算他平日修养不俗,也有些郁闷,但他明白,此事必须解释明白,否则不仅他自己无法取信于人,贾玮也会临时从才子名单中被划去,这让他如何向对方交待因此面对傅兴的追问,卫若兰尽量详尽地说了一遍,甚至还提到了做诗之前的辩难之事。

众人听着,神色渐渐改变,这个贾玮,所做的诗虽属游戏之作,但确实如卫若兰所言,才思机敏,且别出机抒,倒真有未展之诗才,辩难所显露的机锋更是难得,一位学童,能有如此洞见,少见得很。

“呵呵,照这么看,老夫觉得此人被邀参与诗会,列入做诗的才子名单,倒也说得过去诸位的意思怎样”听罢,傅兴笑着望向众人,听卫若兰讲述了全过程,他心情甚畅,毕竟他不愿看到卫若兰这个他所喜的谦谦君子难堪,如今卫若兰不但有合适的理由,理由还如此充分,这样的担心自然就没有了。但他此时心中不免也稍稍有些感慨,活了大把年纪的人了,成见还是颇深,无论如何不信一个十四岁学童会有才华,结果却是让他无话可说了,这世上还是有不寻常之事啊。

“在下觉得可以。”

“在下也觉得可以。”

傅兴表态后,各主事也纷纷点头,他们在听卫若兰说罢,本来就颇为认可,傅兴又表态在前头,自然毫不迟疑地一致赞同。

“玉真小友,你的意见如何”傅兴轻轻瞥了一眼季谦。

“哦,既然傅老和诸君都同意了,在下自是附议。”季谦此刻神情有些狼狈,话也说得很不自然,他没想到精心准备,用来打击卫若兰的话题,居然到头来难堪的是自己,从傅兴的一瞥中,他能感受到对方某种意味的不满,类似于责备他没事找事。

“好,这么说,大家都同意了,那就不提

=分节阅读 58=

此事了子怡小友,倒是让你受些委屈了”

“哪里是晚生一时疏忽,没跟您提前说明”

如此说着,众人又说起另外的话题来,一阵子后,有人提到,“傅老,在下认为今夜的拟题诗或可再斟酌一番”

s:诗会让我头疼,各种诗会的写法已差不多穷尽,只能牺牲脑细胞,只盼能有些新鲜不同的剧情发展,况且还要埋下一些线,做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因此这个诗会描写相当重要,也要重点塑造一些人物,得通盘考虑,甚至可以说,对全书的走向都重要得很,不能随便写,若是随便写,实在容易,也不致断更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童山诗会2

说话的这名主事是位姓潘的中年人,傅兴听了此话,便微笑道,“潘老弟有何见解,咱们几个这边说”说着,他向其中几位主事略一示意,这几人便随着傅兴和潘姓主事站起身来,慢慢踱出敞厅。

说起来,诗会之事,无论大小,大家都是一同商议,但唯有在诗词拟题这方面,却是不同,原因是其中有些主事本身就要参与做诗,若是共同商议拟题,就相当于提前得知,对其他与会才子而言,自是不公,因此拟题之事便将这些主事排除在外,此外还要邀请几位诗词名家加入,共同拟题,以示公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