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掠百姓是军队的普遍行为,屠杀也不罕见, 无论哪朝哪国。

能对百姓秋毫无犯的军队少之又少, 能让百姓自发去祭拜的陌生军卒……没有。

一个也没有。

就连骊山的刑徒都不能理解。

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余万, 如今除了他们的亲属,还有谁会去祭奠他们?

【因为其他时间要留给新入陵军魂的葬礼, 还有家属的祭拜吧。】

【……这倒是。】

【秦二建造军魂陵园的初衷应该是对二十余万被坑杀秦卒的愧疚。】

【后来她又把为秦战死后无人祭祀、或家属不介意节葬的秦卒葬在这里。】

【当时秦二就安排守护帝陵的军队驻守在此日常扫墓, 每到祭祀月还会前来祭拜。但因为节葬, 也就是完全不安排陪葬品的缘故,不介意节葬的家属并不多。】

【可见厚葬有多深入人心。】

骊山是帝陵所在。

秦二把“纪念碑”放在骊山, 嬴政就已经感到不满。

她还敢把秦卒也埋在骊山?

她还命守护帝陵的军队每日去给秦卒扫墓?

在祖龙的冷眼中,嬴云曼只得感慨有得必有失。

能量果然是守恒的。

她提前被点醒,避开了八百万秦人消亡于战火。

但她在祖龙死后干的那些大逆不道的事,也提前被祖龙知道了。

为什么非要选在骊山?

还有比把阵亡士卒葬在帝陵旁边更显重视的地方吗?

另外古时候出门一趟不容易,放在一起祭拜可以省很多事。

以上理由都不能拿出来说。

“陛下,儿臣认为,为秦战死的秦卒,到了另一个世界也依旧是大秦最忠诚的士卒。”

若不是清楚秦二半点不相信鬼神,那简陋的合葬墓就是最好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