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道红杠鲜艳而刺目。

看来,她很珍视这个初来乍到的小生命,才会如此小心谨慎地一次次验证。

这是否也意味着,她同样珍视孩子的父亲呢?

想到这,陆珩心口有些堵。

他脑海里浮现出那日在贺泠家,沈子言热情地张罗着一切,隐秘地宣誓主权的样子。 。

去京市出差的日子,一溜烟就到了。

虽然这次出远门的时间不长,但因为是夜里的航班,贺泠还是决定白天照常去工作室一趟,跟员工们把该交代事情都交代了,同时也是给女孩们鼓舞士气。

“咱们工作室规模虽然小,但实力一点也不虚,你们只管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挣钱的压力只管交给我,明白吗?”

“明白!”几个年轻的女孩脸上都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说穿了,这样的底气和活力,归根到底是工作室蒸蒸日上的营业额给的。

一想到劳动合同上白纸黑字的提薪+提成,几乎可以确定第一个月就能收入过万的她们,此刻干劲十足!

在江城这样的二线城市,找一份朝九晚五、加班给加班费、还能拿到五位数的报酬的工作可真不容易。

更难得的是,贺泠是个人美心善的女老板。

有事请假的时候,她通情达理、批假爽快;

没事的时候,所有人都可以在工作室的茶水间喝下午茶,吃吃零食聊聊天;

室内设计师的工作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但老板都会以她们不懂专业内容为由让她们准点下班;

下班时间完全属于自己,还不会像在某些私企上班那样,被恶心的男领导强迫去做非工作内容的事情,比如应酬喝酒之类的,这工作对于这群只是普通大学毕业女孩子们来说,简直不要太神仙!

贺泠也同样很感激这样的创业环境和无条件支持,甚至有些崇拜自己的员工。

自从开业以来,工作室订单就源源不断,尤其是离开沪市那样的超级大都市,她原本还有对市场包容度的担心。

但现在看来,江城这个地方对高端设计的市场需求量,远比贺泠预想中要大得多。

只是,从跟这些客户的闲聊中,贺泠能隐约听出来,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是被熟人介绍过来的,尽管他们对中间人统统口径一致地说是“朋友介绍”,却偏偏都默契地含糊了这个朋友究竟是谁。

可在订单突然暴涨之前,她一共就接了陆珩和苏聿两个单子,且都还在设计阶段,工作室在江城落户后甚至都没有一个落地的实际案例参考,这些客户怎么就这么信任介绍人的话呢?

苏聿京圈太子爷的手暂时应该伸不到江城来,因为蜂拥而至的客户大多是江城本地人,那好心给自己介绍客户的人会是陆珩吗?

可是,光看陆珩对自己冷淡的态度,又不像是会做这种好事不留名的活菩萨。

贺泠正想得入神,前台小姐姐突然走到她面前,红着脸汇报道:“贺总,我有个发小在《江城日报》做记者,她最近在策划一个‘返乡创业的90后们’的新闻选题,我想着这不是可以让官媒帮我们工作室增加知名度吗?就跟她简单介绍了一下你的情况,你看,你愿不愿意接受采访?”

前台小姐姐没说完的心里话是,自家老板不但是标准的90后,还是个堪比流量小花长相的大美女,而且听说老板曾经是江城本地最好的高中江城一中的优秀毕业生。

这些BUFF叠加……到时候采访一出来,可不得引起一阵轰动?!

届时有了流量,鹤鹤有泠工作室的营业额怕是又要暴涨一番。

到时候她就不只是一个小小的前台,而是工作室的大功臣,那她的工资还不得水涨船高?嘿嘿!

“日报?”贺泠有些迟疑,“现在真的还有人会看报纸吗?”

在贺泠眼里,报纸似乎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产物。

尤其是这个人人都有智能手机的年代,报纸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早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