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扣,就连她的亲外公一名曾经对报纸爱不释手的老同志,都已经与时俱进,学着戴老花镜在手机上看电子报了。
前台小姐姐看出老板有所犹豫,赶紧替发小安利:“现在的《江城日报》和我们读书的时候大不同了,除了纸质的报纸,还有电子报,另外他们也有自己的新媒体矩阵,什么、视频号、客户端之类的,总之传播的渠道还是蛮广的,贺总真的不考虑一下吗?”
“不考虑。”贺泠抿嘴一笑,圆润乌黑的眼睛里透着一丝狡黠。
“咦?”前台小姐姐总觉得自家老板这个笑容别有深意,不像是拒绝,她又隐隐有了期待。
贺泠突然轻轻地拍了一下前台小姐姐的肩膀,郑重其事地夸奖道:“不考虑,直接答应!免费的宣传不蹭白不蹭,不过要是需要当面采访的话,要等我从京市出差回来。这事,你干得漂亮,回头请你和记者小姐妹吃火锅!”
“贺总万岁!” 。
“美女,要不要送你去机场呀?不用车费,给个香吻就行。”贺泠刚走出写字楼大门,就有一辆拉风的红色小轿跑停在了自己跟前,车窗落下,是刚做完美甲的林舒书正对自己轻佻发言。
“好啊,一枚香吻不够,可以送两枚。”贺泠笑吟吟地拉开了车门,没忘记把还在排队中的网约车订单给取消了。
“你怎么这么好啊,舒书。”她只是保留了在沪市的习惯,将自己的行程同时抄送给母亲和林舒书,相较于前者朴素的一句“路上小心”,后者掐点来送自己一程果然更加令人感动。
贺泠不是怪母亲不来送自己,她已经是个大人了,完全具备独立出门的能力。
只是,习惯独立的成年人,会更加珍视别人对自己付出行动上的好。
这闺蜜,没白处!
“离登机时间还远着,要不我们先去吃晚饭?”贺泠一开始是担心网约车没那么快接单才提前出门,但现在有了“专车司机”,她又有了先填饱肚子的心思。
“吃什么呢……”林舒书思考着,“吃火锅肯定来不及,不然我们去一中门口的那家小炒吧,和机场一个方向,而且这个点学生还在晚自习,上菜速度肯定快。”
“好。”被林舒书这么一提醒,贺泠也开始怀念起学生时代最奢侈的美味。
一脚油门后,她们就来到了江城一中门口这家开了二十多年的小炒店“一中小饭馆”。
小饭馆的价格对于还是学生的她们来说已经是大餐,每次都吃得几乎光盘。
而对于已经工作多年的她们来说,这就是一家藏在巷子里不起眼的苍蝇馆子。
但她们也不只是怀旧,这家是夫妻店,不请帮工,诚信经营,菜品新鲜,现做现卖,不像现在烂大街的那种没有灵魂的预制菜,可能装潢精美,菜品却味同嚼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