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里,夫妻俩都不怎么担心。直到时针指向八点,还不见吴玉琢的踪影,叶满枝才发觉不对。“外面天都黑了,还怎么捉虫子啊?”“我出去找找她。”吴峥嵘作势便要出门。然而,不待他推门出去,吴玉琢就一蹦一跳地跑进了院子。怀里还抱着一个有些斑驳的铁皮罐子。“宝宝,你怀里装的什么啊?”叶满枝生怕她把捉到的虫子装进罐子带回家来。“钱!”吴玉琢把铁罐的盖子打开,将里面的钞票展示给妈妈看。“你哪来这么多钱?”吴奶奶和常月娥给她去上海的15块钱,已经被叶满枝存进银行,换成吴玉琢的存折了。这小屁孩每周只有两分钱的零花钱。吴玉琢“啪”一下将罐子盖上,得意洋洋地说:“这是我们团长给我的!”吴峥嵘皱眉问:“他给你这么多钱做什么?”他家有言才五岁……“团长说我以后就是儿童团的会计啦!”吴玉琢难以抑制心中喜悦,连珠炮似的说,“郭冬冬挪用了五分钱公款,被团长发现了,团长说以后再也不让郭冬冬当会计啦,让我当!”叶满枝不可置信地问:“宝宝,你真的当上儿童团的会计了?”这不是胡闹嘛。吴玉琢并不觉得团长胡闹,美滋滋地点点头,然后捧着铁罐子回自己房间,找地方藏钱去了。叶满枝和吴峥嵘:“::::::”他们家闺女的进步速度可太快了,这才加入儿童团多长时间啊,居然就当官儿了!
第163章 食品厂招工风波
叶满枝私心里认为, 她闺女还是有些当会计的潜质的。最起码,吴玉琢很会管钱,也很会省钱。自打她学会花钱买冰棍以后, 他们夫妻俩每周都给她两分的零花钱。但吴玉琢收了钱却从来不花, 想买吃的喝的就跟爹妈开口。叶满枝在花钱的事上还算有原则, 并不是总能满足她的要求。可是吴峥嵘一贯的手松,没结婚之前就大手大脚, 结婚以后, 手松的毛病不但没改, 还带着媳妇孩子一起花。接孩子放学的路上, 有言想要啥, 他掏钱就买了。以至于吴玉琢的零花钱没有用武之地,一年就攒了一块钱的巨款。然而,管自家的钱和管外面的钱是两码事, 儿童团的公款至少有二十块, 把这么多钱交给一个五岁的孩子,不是胡闹是什么?夫妻俩不顾吴会计的抗议,带着小会计和那个铁皮罐子, 找去了青年街公社。儿童团受青年街党、团支部的领导,这事得跟公社书记讲清楚。让夫妻俩没料到的是,吴玉琢当会计的事, 公社书记竟然是知道的!“刚才儿童团的团长来跟我说明了情况, ”方书记给两位家长让了座,笑着介绍道,“儿童团虽然成立了好几年, 但之前一直没有会计。去年公社给儿童团划拨了一亩地,让他们自己种, 自己管,自己收,自己用,卖了光荣粮以后有了余钱,这才选了一名会计。”“会计需要给团员们记工分,要能写会算,但儿童团最大的孩子才十岁,就是他们的团长副团长,其他孩子在5-10岁不等,大部分孩子还没入学或刚刚入学,能写会算的孩子并不多。”“这大半年来,儿童团换过两个会计,一个是因为记错工分,引起团员之间的矛盾,另一个是因为被团长发现挪用了五分钱的公款。”吴峥嵘瞅一眼还紧紧捧着钱罐子的吴会计,对公社书记说:“方书记,吴玉琢才五岁,虽然会写字算术,但此前并没有会计工作经验,让她当儿童团的会计,是不是有些草率了?”一番话说完,他自己先笑了。有言才五岁,当然没有会计工作经验。这都是什么事啊……方书记也笑道:“咱们不要小瞧了娃娃们的力量,对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加速孩子的成长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些孩子的成长其实真的很快,换过两个会计以后,他们自己提出,要在儿童团内部竞选会计,凡是能写会算的团员均可报名。”“这次参加会计竞选的儿童一共有14人,总共10道算术题,只有两人的笔算和口算都得了满分,其中一个就是吴玉琢。”叶满枝和吴峥嵘对自家孩子能得满分都不怎么惊讶。吴玉琢能说话以后一直跟着吴爷爷学习,每周都有数学作业,早就会做加减乘除了。儿童团的算术题应该没什么难度。叶满枝问:“方书记,另一个得满分的孩子多大了?要不就让那个孩子当会计吧?”她其实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