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10 / 41)

一下。”“小三线那边只有三千多职工,原有的生产设备其实是过剩的,很多重复的设备到了小三线以后很可能被闲置。而机器不怕用,就怕不用。如今两厂分家,曙光厂没了设备,几乎什么也干不了。你看这样行不行?曙光厂先跟833厂借用一部分设备,期限就是三年,三年以后一定归还。在此期间,如果833厂有国防生产需要,急需使用这批设备,那我们可以无条件将其归还。”“相应的,为了感谢833厂的支援,咱们曙光厂可以拿出100个正式工编制,提供给一部分工人的配偶或子女,解决一线工人的后顾之忧。除了这100个正式工编制,以后只要厂里有招工需要,833厂的职工家属,与曙光厂的职工家属一样,都有优先录取资格。”食堂里还有很多没去三线的833厂职工,听说她是新来的副厂长,便高声问:“这是真的吗?厂里真能让子女进厂工作?”城里对编制管得严,孩子若想进厂,大多是接父母的班。叶满枝说:“当然,雷厂长已经同意了,每个只身前往三线的职工,都可以有一个录取家属工的资格。如果报名人数多,则会组织考试,优先录取前一百名。”她语气肯定,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让在场很多833厂的工人都心动了。纷纷将目光投向军代表白荣五。只有833厂将设备借给曙光厂,才能拿到这100个名额。白荣五:“……”

这个座位果然不简单。周围这么多职工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全都等着他表态呢。“即使我给你们留了设备,也不足以支撑所有工人一起开工。”白荣五怀疑地问,“厂里暂时没有生产任务,你再招一百名职工进来,不是增加压力吗?再说,劳动局不可能给你们100个正式工编制。”市里对城市工人的编制把控有多严,他心里有数。叶满枝笑说:“白团长,我是曙光厂的第一副厂长,当着这么多职工的面,我总不至于撒谎骗你吧?”“……”那倒是。白荣五踯躅道:“100个正式工编制太少了,最少要300个。而且833厂的生产设备比较特殊,不能按照你们的要求给,我只能划出来一部分。关于设备的事情,我做不了主,如果你们同意这些条件,那我就跟上级汇报。”“300个正式工编制我也做不了主,也要向上汇报。”白荣五以为她要跟省领导请示,颔首说:“那咱们都尽快上报吧,我们在1月15号之前,就要全部撤出。”叶满枝一脸淡定地吃完午饭,下午便离开了曙光厂。听到执勤战士的汇报时,白荣五以为她去省厅化缘了。事实上,叶满枝并没去省厅,而是乘车回了原单位滨江第一食品厂。于之江见到她时,纳罕道:“叶厂长,你怎么刚去新单位一个礼拜就回来了?我还以为秘书说错了呢!”叶满枝玩笑道:“我回来讨债的。”“哈哈,你想讨什么债?”“于厂长,省外贸局的电话你接到了吧?有两条果酱生产线要给咱们食品厂了。”“嗯,接到了。”“这两条生产线还是我在广交会上谈下来的呢!”于之江调侃:“叶厂长,你都去新单位了,还想把这两条生产线抢过去啊?”“我不抢,但咱两个厂合作一次咋样?”叶满枝笑眯眯道,“食品厂的厂区已经饱和了,没有车间能用来生产果酱。我们曙光厂可以提供地皮、厂房和工人,食品厂提供生产线,咱们一起开个果酱厂咋样?”

第190章 截胡

参加广交会的时候, 叶满枝用浓缩果汁生产线,跟其他省份换来了两条果酱生产线。彼时汽水厂的建设接近尾声,按照她的计划, 汽水车间腾出地方以后, 正好可以用来充当果酱车间。然而, 突然签下的大量宴席菜订单,让厂里发现了华人市场的潜力, 于是汽水车间变成宴席菜车间。新来的果酱生产线没了容身之处。“于厂长, 安阳县在城西, 虽然距离市区远, 但距离水果产地很近。”叶满枝介绍道, “咱们滨江比较适合生产苹果酱和草莓酱,而安阳县下面有两个公社能种植草莓。在地理位置上,其实比食品厂更有优势。”于之江一脸认同道:“接到省外贸局的电话以后, 我就想过厂房的问题。食品厂已经没有空地了, 铁定要另外选址建厂。我昨天还跟蒋厂长说,既然要建厂,那咱就建在原料产地旁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