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主任,不瞒你说,我们今天上门是有事相求的。”“呵呵,大家都是兄弟单位,没什么求不求的。叶主任,有什么事你尽管说。”“不知你听说没有?”叶满枝笑道,“有一条黑白电视机生产线即将落户曙光厂,我们马上要开展电视机业务了。”“这么大的喜事,当然听说了!”叶满枝大致介绍了采购元器件的困境,而后说:“显像管是玻璃质地的真空电子产品,而电灯泡也是要抽真空的,灯泡厂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所以,我就想来问问,灯泡厂是否有可能生产显像管,为我们曙光厂供货?”孟平诧异道:“让我们生产显像管?那跨度有点大吧?”“呵呵,南京灯泡厂和上海灯泡厂都能生产显像管,滨江灯泡厂也有十几年的历史了,我相信咱们在技术水平上不差什么!”孟平闻言并没急着拒绝。灯泡厂刚建厂那两年,跟现在的钢厂和机械厂差不多,职工能在市里横着走。可是,后来灯泡厂被上级单位层层下放,待遇早已大不如前。66年的时候,市里想新建电子管厂,当时的老厂长也想像其他城市的灯泡厂一样,上马高技术项目。可是,没过多久这个项目就不了了之了,老厂长也被下放去了农场。这几年厂里的一把手换了好几个,生产也受到了影响。今年他转正当了厂革委会主任,才让灯泡厂渐渐恢复生产,提高了产量。但是耽误的这几年,又让他们跟上海、南京的兄弟单位拉开了差距。要是能借着给曙光厂供货的机会,生产显像管这种高技术器件,说不定能让灯泡厂打个翻身仗!孟平没能当场给出准话,还得跟其他厂领导开会商量。带三人参观了车间后,他便返回办公室召开了班子会议。听了他的介绍,副主任董建斌一拍桌子,反对道:“绝对不能答应!”孟平说:“曙光厂可以联系研究所和其他显像管厂,帮咱们进行转产。”董建斌不信任地摇头:“他们凭啥那么好心?孟主任,你可别忘了江北汽车厂的教训!前几年,江北汽车厂也跟曙光厂一样好心!”经他提醒,其他人也说:“对,之前的教训还没吃够吗?这次要是应承了,咱可未必还能那么幸运!”提起江北汽车厂,孟平也有些不确定了。前几年江北汽车厂想在滨江本地采购汽车大灯,也跑来灯泡厂要求合作。那时候老厂长没防备,还以为人家是真心想采购车灯的,带着全厂上下忙前忙后研制新产品。结果人家图穷匕见,根本就不是想采购车灯,而是想把灯泡厂并入汽车厂,专门为他们生产汽车大灯。江北汽车厂是国营大厂,比灯泡厂的规模大出十倍不止,福利待遇也是数一数二的。很多基层工人都对汽车厂的大饼动了心,要求把厂子并过去。而领导层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与汽车厂合并。宁做鸡头不当凤尾,在灯泡厂,他们能当厂长副厂长,但是去了汽车厂,他们连个屁都不是。当时职工闹得很凶,领导层又没有特别合适的理由拒绝,就只能先拖着。幸好汽车厂突然改了口风,只想要一半的车间工人,另一半工人和领导层还归灯泡厂。少一半工人会影响灯泡厂的日常生产,老厂长将官司打到市领导跟前,才让灯泡厂免于并入汽车厂。这回主动送上门的曙光厂,在规模上与汽车厂差不多。要是也动了兼并他们的心思,那灯泡厂还能如上次那般幸运吗?几人相互交换个眼神,再没人提转产显像管的话了。*无论是合作还是合并,都得是双方自愿的,强扭的瓜不甜,叶满枝不想做强人所难的事。所以,她这次跟康健去灯泡厂考察,主要还是看看灯泡厂是否有转产意愿。只要对方愿意转产,那之后再谈合并就会容易许多。曙光厂的福利待遇在市里能排进前五名,与中央和部委主管的企业相比也不逊色。背靠大树好乘凉,对那一百多名基层职工来说,曙光厂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叶满枝感觉灯泡厂的基础不错,也觉得自家的条件很好。只等孟平那边的回信了。然而,她左等右等,一直没接到孟平的电话。时间进入十二月时,她主动拨了过去,对面是孟平本人接的。据说厂里还在讨论,毕竟显像管的技术含量很高,难度太大,不是轻易能下决定的。叶满枝不疑有他,信了。放下电话后,董建斌略有些担忧地问:“咱们要是迟迟不同意,曙光厂会不会找市领导出面啊?”双方都是市属国营工厂,将相关
第50章(21 /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