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0 / 52)

”潘昆仑提醒他, “如果没有这个契机,你们厂能从省里要到200万美元吗?”“……”当然是不能的。叶满枝接着说:“两条二手生产线的报价高达640万人民币。即使不用外汇采购,像咱们这样的厂,也拿不出600多万吧?如果只靠咱们自己,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为设备进行一次升级。中央已经将彩电生产线交给305厂了,而全国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短期内应该不会再引进电视机生产线。要是错过了这个引进二手设备的机会,对你对我,甚至是整个电视行业,都将是巨大损失!”“能否拿出200万美元,那是省领导需要操心的,”叶满枝推心置腹地说,“你是广播器材厂的厂长,不该站在省领导的角度看问题,而应该站在厂长的角度看问题。”广播器材厂与曙光厂的处境相似,甚至更糟。如果想让企业快速发展起来,秦长征就该毫不犹豫地抓住这次机会,游说省领导同意这次合作!对于广播器材厂来说,这次的合作没有任何损失。钱是省里出的,设备是曙光厂仿制的。秦长征只需要说服省领导,然后等着在两年后接收设备!经过二人提醒,萦绕在秦长征眼前的那团迷雾似乎骤然消散了。他的思路也跟着清晰了起来。是了。钱是省里出的,他应该抓住这次引进先进设备的机会!哪怕是两年后才能得到生产线,那也是广播器材厂赚的!如果没有这个契机,他再等三五年也未必能等来引进新设备的机会。“叶主任,我愿意与曙光厂合作,但外汇要由省里出,省领导未必会同意。”见他松了口,叶满枝笑着说:“省领导能否同意,那是后话,但钱的事,咱得先说在前头。两条旧生产线320万美元,新生产线肯定不止这个价。由滨江组织仿制的话,造价必然要高于200万美元。到时候超出成本价的部分,还需要你们补齐。”她出人出力一顿折腾,不能再让她倒贴钱吧?要是让省里一下子亏掉几百万,那省领导也许宁可放弃生产线,也不会做赔本买卖。“差多少就补多少。”秦长征对此很想得开,200万美元相当于定金。想拿到生产线那就得付尾款。省里已经出了大头,剩下的部分,厂里可以自行想办法。只要电视机扭亏为盈,年产四十万台的话,兴许只用一两年时间就能将设备款赚回来了!双方在钱的问题上达成一致,之后的事情就好谈了。“秦主任,省领导那边还得由你出面去谈,”叶满枝笑着说,“我可以先把曙光厂能拿出的条件跟你讲一讲。”“嗯。”秦长征想着即将到手的先进设备,又给两人往茶杯里续了水。叶满枝说:“在广播器材厂拿到生产线之前,曙光厂可以将每年产量的三分之一,调运来广东销售。”这个条件瞧着不起眼,其实内里有大学问。曙光厂没有扭亏为盈之前,生产的所有电视机都是在滨江本地销售的。哪怕是本省的兄弟城市,也拿不到曙光厂的电视机。为啥呢?因为电视机是亏损经营的,每一台电视里都有滨江市财政的补贴。所以,市财政的补贴,只能让本市市民受益,外省市的人占不到便宜。广东这边销售的电视机,要么是广州广播器材厂生产的,要么是能吃到中央财政补贴的“北京牌”。销量极低。曙光厂要是每年往广东调运10万台电视机,能极大地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当然了,生产和销售计划由革委会负责,具体细节她还得回去跟革委会商量。叶满枝笑了笑说:“另外,我们曙光厂可以派工程师来广州,帮广播器材厂降低生产成本,尽量减少你们的财政补贴。”曙光厂能扭亏为盈,一方面是在省内找到了配件货源,另一方面是因为好几个重要配件有了升级。他们可以把压缩成本的办法分享给广播器材厂。秦长征摩挲着下巴问:“叶主任,仿制设备的难度不低,万一仿制失败了,那我们省里出的200万美元怎么办?”“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们会尽量还外汇,如果没有外汇,就用产品抵扣。以现在的出厂价来算,1万台电视机的货款差不多能抵402万,到时候就根据当时的出厂价抵扣。你们省里要是从国外进口整机,那不是也得花外汇嘛。”秦长征思考良久后,点点头说:“叶主任,我得先跟厂里的其他同志商量一下,能否拿出那么多外汇,还得看省领导的意思。”“行,你们尽快给我答复吧。”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