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2)

荀远微没有先说话,就这?般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戚照砚像是?纠结了许久, 才启口:“并非是?臣不愿告诉殿下,只?是?……”

时机未到。

他后面几个字并没有来得及说出?来。

荀远微垂眼,不知是?在看道边的积雪还是?飘落下来的几片枯叶, “我说过,我不强求,等你愿意面对,愿意告诉我的时候,也不迟。”

戚照砚怔愣了一瞬,他似乎也没有想到荀远微会这?么说。

荀远微扬了扬眉,问道:“还上去吗?”

戚照砚这?次没有多做纠结,踩在了两人中间的那道光斑上。

冷光在一瞬间落满了他半边身子,也模糊了他周身的轮廓。

于皋的墓地在半山上,没有走多久便到了。

此时戚照砚委托的人已经将于皋妥善下葬,也立好了碑,在一旁等着,等着两人查验完成后,才离开。

荀远微从?挎着的匣子中取出?小酒壶和一只?酒杯,按说以她的身份,本没有必要?跪于皋的,戚照砚看着她撩起衣裙的时候,趋步过来要?拦她的时候,破裙已经先他一步铺在了地上。

荀远微兀自?向?酒杯中添上酒水,回身过来看着他,道:“我跪祭的,不只?是?于皋一人,也有他因救我而死的兄长、还有更?多为大燕尸首他乡的将士。”

她说得坚定,眸眶却已经渐渐染上一层薄红。

戚照砚知晓,或许于她而言,于皋是?这?万千无辜之人之人中的一个,但恰恰牵动了她的心绪。

故而他也跟着跪在了她身后。

他看着荀远微直起身子,将那杯酒洒落在于皋的墓碑前,道:“一祭,为大燕捐躯的万千将士。”

第二杯酒洒落,“二祭,因战乱和旱涝而亡的大燕百姓。”

她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将第三杯酒洒落,道:“第三拜,愿诸位在天之灵,护佑我大燕,海晏河清,社稷永安。”

末了,她才从?地上起身,抬手拂去了裙摆上沾着的枯叶。

“我的事情做完了,你要?不要?顺道去探访一下故人?”荀远微收拾好摆在地上的匣子,看着他。

两人心知肚明?,荀远微说的故人,指代的是?谁。

戚照砚攥着的手握紧了又松开,显然还在纠结之中。

“虽然我心中对于他曾经因为我的女子之身轻视的事情,一直存有芥蒂,但你若是?想访旧述怀,我不介意陪你。”荀远微说着歪了歪头,再次将面对过去的选择权交给了戚照砚。

戚照砚闭了闭眼,道:“殿下,随臣来吧。”

他从?未来过此地,却对地形分外的熟悉,没走几步,便看见了一块墓碑。

墓志铭上写的是?“故师周冶之墓”。

荀远微想起他之前和自?己?提起周冶的时候,是?以“周尚书”代替的,但这?块墓碑上题着的却是?“故师”二字。

但周冶平生只?有一个学生,那便是?戚照砚。

故而这?墓志铭也只?能?是?他为周冶立下的。

荀远微看向?戚照砚的目光有些复杂,似乎是?探究,又似乎是?同情。

虽然她知晓戚照砚这?样的人,应当并不需要?怜悯。

她站在旁边看着戚照砚跪在墓碑前,然后仰头道:“殿下,可否借酒一用?”

荀远微没有拒绝。

戚照砚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静默着斟了三杯酒,洒在周冶的墓前,而后三次叩首,才站起身来。

在他转身的那一刻,荀远微看见了他眉目间压抑着的情绪。

但既然他不愿意宣之于口,关于周冶的半个字,荀远微也没有说。

此时正好一朵被?风吹落的迎春花落在了戚照砚的肩头。

荀远微走上前去,抬手替他将肩膀上的那朵浅鹅黄色的花摘下,捻在指尖,放在他眼底的位置,道:“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