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同志说:“小岳,今天可是多亏了你啊!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乔启明也说:“宁宁,你刚才执意要送你莫伯伯和伯母,是担心他们会碰到这种事吧?”
“其实,我认为是自己想太多了,毕竟这是首都,还是在长安街这里,皇城根儿。不过回过头来,发现幸亏想太多了。”岳宁说。
“宁宁是怎么会有这样的直觉?”乔启明问。
“您知道知青下乡是什么原因吗?”
这个乔启明当然知道,毕竟他的亲哥哥有好几个人下乡了,只是商委的人在,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何苦再去揭开伤疤?
岳宁也没想乔启明回答,她自己答了起来:“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连年的战争也阻碍了工业发展,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岗位,下乡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这方面的压力。但是这也造成了很大的问题,七六年之后逐渐停止了下乡,而且大量的知青返城,会造成什么问题?”
乔君贤说:“会造成城市有大量的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拉帮结派,造成社会不稳定,港城在大陆人和越南人大量涌入之后,也有这些问题。”
“陈主任在火车上也嘱咐过,一定要看牢自己的财物,还让乔君贤不要把照相机拿出来。陈主任不是说现在北京有四十万待业青年吗?待业青年工作不能解决,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下乡已经停止,城市容纳不了那么多人口。火车上有扒手,火车站会被抢。我担心伯伯和大妈妈两人都是杀鸡都不敢的知识分子,而且我伯伯的腿脚还不好,要是遇到这种事,跑都没法跑,所以想送送他们,看着他们安全到招待所了,我心也就安了。”
乔启明深吸一口气,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孩子?陈主任的一段话,就能让她做出这样的判断?
“那个抢劫的,肯定之前就看到你们了,你们四个人,他没敢抢。要是莫教授和庄教授两个人,可能他就动手了。”七机部的同志想想都后怕,“幸亏小岳机敏,让你们遇到这样的事,实在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到位。”
“别这么说,要是样样都好了,大家都抢着来投资了,也不缺我们这点了。”乔启明说。
岳宁附和:“乔先生是迎难而上,方显英雄本色。”
她转向乔君贤:“乔君贤,你真要在鹏城开了工厂,到时候这种事情遇到的可能性也很大,被抢被偷,你怕不怕?”
上辈子她小时候,粤城街头还有骑着摩托车抢劫的。后来经济越来越好,治安也越来越好,让大家都忘记了曾经街头抢劫是家常便饭。
“要不你跟我一起去?这样我遇到这种事,派你出去背文言文吓得小偷全部尿裤子。”乔君贤这么说,其他人听不懂了。
他笑着把岳宁录的一段口供说了出来,立马全车的气氛就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岳宁无辜地说:“我也没想到这人会怕成这样,我背得又不是《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