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1 / 2)

但即便是狄兰的祖父、我名义上的父亲,这样两位有权势的人,也不可能完全阻止新闻媒体报道钱卓陈。

钱卓陈手上的案件也不止1988绑架案,还包括巨额金融诈骗和多起谋杀。

他在报纸上已然被描绘成一个著名的江洋大盗。什么“世纪末的豪门贼王”这种名号都安在了他头上。这样响当当的名号不像是对他罪行的审判,反倒像是奉承。这正是钱卓陈想要的。

媒体一向如此,吸睛在前,报纸销量放于首位。

好在苏格兰场目前禁止媒体采访钱卓陈,不然他还不知要放什么阙词。

由此也可推断,钱卓陈想与我交易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回G城受审和判刑。

他一定认为,他在G城监狱里会被一帮罪犯拥戴,他也能给G城媒体带来无限狂欢他嘴里说出的任何一句话,都是豪门秘闻。

我刚要讲话,我的手机响了。

爸爸抬抬眼皮,向我看来。

我拿出手机瞥了一眼,“是钱宁。”

“你接吧。”爸爸关掉了电视。

我已经接通。

没讲几句,通话结束。

“她正过来医院。”我收起手机道。

“我听到了。”爸爸含笑,提起钱宁,他眉眼多了不一样的柔和,“其实我也不舍得阿宁早早嫁人。未来的公爵夫人,听上去好风光,到时不自由也是真的。”

他虽是这样讲,但未掩饰得意。可见他始终是满意狄兰.本廷克的。若他知道我非他亲生,还有我对钱宁的心意,他对我的厌恶恐怕还在钱卓陈之上。耀姨到时的态度更是不必多想。

我的计划远远不够完美。只是我必须冒险尝试。

“亨利。”爸爸唤道。

“嗯?”我回过神。

“你去年夏天写的企划书,我反复看过。”爸爸似乎终于聊到正题,“那篇论文叫‘伦敦东区……’”

“二战后伦敦东区的建筑演变。”我接道。

这是我们大二时做过的一个课题。建筑专业一般会包含城市规划的学习。这个课题可以引申至更细致的研究,比如狄兰做的方向是东区的屋顶建设与环境。

但如果结合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再加上去年复活节,我和狄兰都参与的皇家学会举办的“21世纪的伦敦”辩论会所呈现的趋势,那么,这个课题对未来的地产投资非常有意义。

钱卓陈的确是个罪犯,但他可不蠢。1987年金丝雀码头刚被加拿大地产商拿到开发权,他转年拿到5000万赎金就全投进了这个项目,轻而易举地东山再起。他若不是贪念太重,也许一辈子也抓不住他。

卓铭的伦敦地产公司现在与本廷克地产在金丝雀码头的合作项目,实质上与未来可能合作的南岸摩天大楼项目是一体的。这都是在赌伦敦金融中心未来成功向东区和南岸转移。而随着东区与南岸的繁荣,现有住宅显然不满足中产阶级化的住宅需求。

爸爸掌控的伦敦地产除了与狄兰的祖父合作之外,本意是把投资眼光看向西边。但邮编以SW为开头的伦敦传统富人区多被英国老一代地主把持。

以本廷克和艾林两个家族为例,他们没那么容易把它卖给国外资本。投资价值固然有吸引力,但掣肘实在太多。相较而言,东区更欢迎外来者。

今年的大选会是决定性的。

此外,威廉和狄兰的两个电话,都向钱生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

狄兰很有可能“帮了”钱宁和我。

但狄兰.本廷克也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慈善家。就像他在苏格兰场做的“慈善”,他不仅扮演了一名骑士,他也为本廷克赢得了一个好名声。

我于是还知道,Chris尚未告密。不管是他自己的主张,还是Laura叮嘱过他,看来他对钱卓陈的事情终是有所忌惮。

我的计划需要延后。同时,我还有一些事情需要查明。

“对,对。”爸爸连声讲,“亨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