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灯新话卷一(4 / 10)

剪灯新话 笔记小说 16640 字 1个月前

坐定以后,轩辕翁问道:“今天早晨,你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去时匆匆,而回来缓缓?希望说来听听。”自实不敢隐瞒,全部说了出来:“缪君的不道义,搞得我颠蹶困顿!

今天早上我确实身怀磨砺的快刀,打算前往杀掉他以逞我心!等到了他家门口,我忽然想:‘那人确实得罪了我,可他的妻子儿女又有什么罪呢?而且,他又有老母在堂,今天我若杀了他,他们全家又依靠什么呢?宁可人家辜负我,不可我辜负别人。’于是我暗暗忍了这口气回家了。”

轩辕翁听说后,行稽首礼并祝贺说:“您这么做将会有后福,因为神明已经知道这件事了。”元自实问他缘故,轩辕翁说:“你有一念之恶,凶鬼就到了;你有一念之善,福神就降临了。这就如同影子附形,如同回响应声而起,因而知道暗室之内,仓卒之间,不可萌发作恶之心,不可犯罪而有损德行。”于是把自己所看到的都告诉了他,并且百般抚慰,又拿出一些钱米来救助他的急难。但是元自实终究闷闷不乐。到了晚上,他就自投于三神山下的八角井中自尽了。

谁料,井水忽然分开,两岸石壁陡峭,如刀削一般,当中见有一条狭路,仅仅能供人行走。元自实摸着石壁行走,差不多有几百步,石壁终止而路也断了,露出一弄口,则见天地开阔,日月照临,俨然是另外一个世界。他看见一座大宫殿,匾额上用金字题看“三山福地”四个大字。元自实瞻仰后走进宫殿,只见长廊中静悄悄的,古殿里烟消火灭。他徘徊不前,四面察看,却杳无人影,只听到钟磬之声,隐隐约约从云外传来。元自实饥饿难忍,实在走不动了,就睡在石坛的旁边。

忽然,有一个道士,拖曳着青色的衣裾,振响着雪白的玉,来到自实面前,叫他起来,笑着问道:“翰林公了解旅游的滋味了吗?”元自实拱手回答:“旅游的滋味,我已经尝够了。这‘翰林’的称呼,却又缘何而来?”道士说:“你难道不记得在兴圣殿起草西蕃诏书的事了么?”自实说:“我乃是山东的俗人,平民贱士,年届四十,目不识丁,生平未曾游览过京城,怎么会有起草诏书之说呢?”道士说:“你大概是被饥火所恼乱,无暇记忆以前的事情了。”于是,从袖中拿出几枚梨枣让元自实吃下去,对他说道:“这叫做交梨火枣。

吃了之后,可以知道过去未来的事情。”

元自实吃完梨枣,清醒觉悟,于是记起学士的时候,在京城大都的兴圣殿边起草西蕃诏书的事,就好像昨天发生的一样。随即请问道士:“自实前世犯了什么罪,今世要受这样的报应?”道士说:“你也没什么罪,只是在职的时候,以文学自高自傲,不肯提拔后学,所以今世让你愚昧不识字;以爵位自我尊大,不肯结交接待游子,所以今世让你到处漂泊无处依止。”元自实听了,就指斥当代的高官而问道士:“某人身为丞相,却贪婪无厌,公然进行贿赂,他日应当受什么报应?”道士说:“那人乃是无厌鬼王,地下有十个炉子来熔炼他的横财,现在他的福份也已满了,应当受到囚禁的灾祸。”元自实又问道:“某人身为平章高位,却不约束军士,杀害良民,他日应当受到什么报应?”道士说:“那人乃是多杀鬼王,有三百鬼兵,都是铜头铁额,助他为虐。现在,他的命运衰竭,应当受到身体分割截断的祸殃。”元自实又问:

“某人身为监司,但是那里的刑罚不振肃;某人身为郡守,而那里的赋税劳役不均匀;某人身为宣慰使,没听说宣慰什么事;某人身为经略使,没听说经略什么方面,那么这些人又应当受到什么报应?”道士说:“这些人脚镣手铐都已经加在身上,铁索也已系在脖子上,像是一堆腐烂的肉,如同一把肮脏的骨头,纯粹是等待戮杀的魂魄,哪里值得推测呵!”元自实于是举发缪君欠债的事。道士说:“那人乃是王将军的管库人,财物怎么能够随便乱动用呢?”道士说:“不出三年,世道会大变动,大祸将要来临,十分可怕。你应该选择地方居住,否则恐怕会受牵连,遭到祸殃。”元自实听了,求道士给他指示躲避兵火的地方。道士说:“福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