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年轻许多,只是眉眼间却难掩几分得意与惊喜。
苏家是前年才入京的,她的长媳和次媳虽然都是京兆人,但出身皆一般。长媳虽也出身伯爵府,可家族日益衰败,十分不成气候。
正是因此,家里三子中她原本就最疼小儿子,因为小儿子才情过人,她愈发觉得不是什么人都能配的上自己儿子的。到了京兆后,她也相看了t许多官宦人家的大家闺秀,她都不甚满意。
还是前阵子听开国伯夫人提起敬国公府的二娘子来,她便动了心思。虽然说苏家比不上国公府的权势地位,可听说那位小娘子生父早逝,她这才有底气自荐。
毕竟到底是个没了父亲撑腰的,听说又不是国公府长房的女儿,这样想来自家儿子自然是配得上的,勉强也是门当户对了。
开国伯夫人和苏夫人一路被引到了慈寿院,还没进去就听见一阵笑吟吟说话的声音,直到迈过门槛进去,苏夫人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屋子女眷,其中正是雍容的齐老夫人,下头大太太和三太太依次挨着坐,还有几位年轻貌美的娘子来。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开国伯夫人凑到她耳边笑着道:“那位就是谢家的二娘子,人最是温柔和善不过的。”
苏夫人顺着开国伯夫人的视线望过去,见谢叡瑛衣饰清雅,容貌算不得十分出众,但也是个秀丽的小美人,端庄温柔,嘴角含着几分腼腆的笑意。
然而苏夫人的视线却被她身边的一位小娘子吸引,她愣了愣忙问道:“那身边那位身着粉衣的呢?”
开国伯夫人愣了愣,温声道:“那是长房的三娘子,也是在议亲的年纪了。虽说是庶女,可自幼养在长房大太太膝下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苏夫人愣了愣,庶女?可而后她仔仔细细打量一番,虽是个庶女,可生的倒是明艳如花,尤其是笑起来时更是烂漫爽朗。再听开国伯夫人提起这是长房的女儿,她不由得有些吃惊。
从前知道敬国公府长房的嫡长女嫁到了阳陵侯府,没想到长房还有这样一位庶女,瞧着也颇为气派。何况,这国公府往后袭爵的可是长房,虽然庶女到底身份有些低,但凭着她父亲可是大老爷,苏夫人不知为何心底忽然有些痒痒的,萌生出了一个大胆的心思。
第五十二章
齐老夫人笑意依旧, 她瞥了眼大太太,大太太转而笑吟吟道:“今日真是贵客登门,怪道晨起听见喜鹊的叫唤声呢。”
开国伯夫人为人一贯热忱, 听了这话忙就从善如流接上了, 气氛一时大好。
三太太抿了抿嘴, 笑容愈盛道:“苏夫人好生清雅, 果真是书香门第出来的, 浑身透着端庄大气。这二位是家下小娘子, 二娘子和三娘子, 都是孩子脾气, 素日最爱呆在慈寿院承欢祖母膝下的。那边是家里大郎媳妇和四郎媳妇。”
林氏和梁槐宁皆微微一笑,苏夫人瞧在眼里, 愈发觉着果真不愧是国公府, 簪缨世族。家里不论是媳妇还是小娘子, 这样的气派都不是等闲门第能培养出来的。
几位皆是目光澄澈,面上含着端庄温和的笑意, 一点都没有怯意。
苏夫人笑着夸道:“贵府才是真正的书香世族,早先我便听闻贵府好几位郎君都是科举入仕。簪缨世族受着祖辈庇护,还能如此沉的下心读书。都说十年寒窗苦读, 一朝科考最是不易。我听着真是艳羡的紧, 可惜家里三子独有三郎是最让我省心的, 他虽最年幼但性格好, 比几位兄长有出息,如今已经是举人了, 这往后的前程自是不必多说。”
这便是开始夸耀自己儿子了, 齐老夫人听着笑容不改,她瞥了眼二娘子谢叡瑛, 谢叡瑛早知道今日开国伯夫人和苏夫人上门是为着她的亲事,听苏夫人提起苏三郎,她面上笑意淡淡的。
她自己对亲事没有什么想法,只要祖母觉着好那便是极好的。
大太太笑着道:“那是自然,儿郎如今有出息,那也是苏大人和夫人教导的好。”
苏夫人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