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岭南王在盛京摄政的七八年间,竟放任养出了这么一头凶兽,盘踞在岭南一带。
怪不得老岭书人间经营出名声,可以算得上是走捷径了。
谢清碎在吏部当值,吏部负责官员任免、调动、考课等事宜,他对这些状况再清楚不过。
就比如说,吏部的档案里仍压着许多往届进士的资料。
按照本朝的科举流程,考上进士之后,并不是立即就有官做的,除了状元、榜眼、探花这些尤为突出的名次能被当庭钦点任职外,其他进士学子的资料则要汇总进户部,择择选选后,分送各衙门办事。
也就是等空缺,哪里有位病过世后,与王妃所出唯一的幼子本应该承袭父亲的爵位,但因为宗室中的种种博弈,至今仍只是世子之位。
恭亲王妃父兄能保全她自身无忧,甚至挑选门第高贵的再嫁夫家。
但小世子因牵扯宗室利益,处境要难办许多。
世子年幼,无法自立门户,跟随王妃再嫁是最稳妥的方法,借由王妃之势,往后的继父不会敢慢待他。
只是若是那样,依照大盛律法,也就代表着放弃了恭亲王的爵位。
若非为了世子前程,恐怕这位身份贵重的王妃也不会冒险掺和进这一淌争权夺利的浑水中。
宫变之前,为了保全自身,恭亲王妃找了个借口,带着世子去了外地,避开这场暴乱的中心。
萧烛宫变成功后,按理说恭亲王妃应当尽快带着世子返回。
但这位谨慎惯了的王妃似乎心中有所顾虑,疑心萧烛是否真心将储君的位置给出来,其中是否藏有陷阱?于是迟迟没有回到盛京。
恭亲王妃的忧虑不无道理,虽说她手中的势力在宫变中确实给了萧烛一些协助,但这份协置空了,再给安排上。类似给萝这部分算是我的私军,不会归入禁卫军或城南卫。”
片刻后,他将沏好的茶递到谢清碎跟前,眉眼低下来,
像是在同他解释先前的话:“不着急,等岭金卫到京再说,届时若有打算,手中有兵力行事方便些。”
谢清碎看了茶盏几秒,才慢吞吞接过来,轻轻呷了口,淡淡水汽后的眉眼极其轻微地松快了些,评价道:“嗯,茶不错。”
算是接受了这个隐晦的安抚。
虽然他觉得自己刚才并不曾生气。
第 173 章 权臣摆烂第三十七天
见他喜欢,萧烛道:“年初新下来的明前龙井,喜欢明年还让内务府送。”
谢清碎敬谢不敏:“不必,我喝什么都差不多,不讲究。”
谢清碎对品茶没什么研究,他在现代的时候,除了有少许洁癖外,在生活上堪称糊弄,喝茶属于只会在超市顺手拿一瓶瓶装乌龙茶的水平。
在这个朝代待了这么多年,也只是能喝出个大致的口感,敷衍得学了个样子。
并不能像这时候从楚地知道不可能,谢清碎从未提过这些,平日对这些针砭时弊的话题并不掺和。
以至于一直到如今,朝堂中都无一人知晓,谢侍郎在时政上的观念竟然激进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