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这么受女孩儿们的关注啊。裘怫仿佛才认识到这一点,然后深深的为女孩儿们的眼光感到了悲伤,她们知道那位国公爷脑子不灵光吗?
可这些话裘怫只能憋在心里,谁都不能说。这时候她才隐隐有点理解裘怡的行为,有话不能跟人说,憋着可真难受啊。唉,裘怡还能抓着她叽叽喳喳,她又能揪着谁去。
陈嬷嬷拯救了她。
“给猫儿吃的小鱼干啊……我这里倒是有个方子,用料没什么讲究,只是做法细琐了些,姑娘要是想学,改日我带齐了料,教你便是。”
如果说这几位教习嬷嬷中,裘怫最喜欢的,毫无疑问就是陈嬷嬷了,简直就是有求必应的活菩萨,但凡是裘怫想学的,只要陈嬷嬷会,就没有不教的。
可惜厨工课五日才一回,好几次裘怫都打算把陈嬷嬷拐回雍容院,可惜,也只能想想罢了,陈嬷嬷有家有口的,日子过得极好,哪里会卖身为奴。
然而现实又给了裘怫沉重一击,招财对陈嬷嬷的小鱼干不大买账,就咬了一口,还满脸嫌弃的吐了出来。天知道裘怫是怎么从它毛茸茸的猫脸上看出嫌弃来的,反正,不吃就是不吃。
于是裘怫开始认真的考虑,把这猫儿偷偷扔进荣国公府的可能性,这么嘴刁的猫,她不养还不成,送给养得起的人养吧。
可惜想归想,她实在没有能力将之付诸实施,也就只能任由招财在她的屋里横来横去,猫比人还大爷,好在这位猫大爷倒是再没有乱跑过,整天不是趴在窗沿上睡大觉,就是到小灶间和苏氏的库房里去巡视领地,尽到了它身为一只猫的本职责任,使得雍容院里永无鼠患之忧,也算是幸事。
转眼到了二月底,天气渐暖,雍容院里,却有桩大事,便是除孝。说是孝期三年,其实真正算起来,不过二十七个月,除孝是重日子,本该大办一场,但苏氏念及自家母女寄居娘家,到底不如自家方便,且无所顾忌,因此便没有大办,只给流香庵重重封了一笔香油钱,供养她替裘一鸣点的长明灯,又在雍容院里置办了三桌席面,除了母女四人及云姨娘占了一桌之外,其余的都赏给雍容院的下人了。
然后脱素服,换新裳,开大门,雍容院里气象一新,苏长英还特地抽了个空儿,过来看了看,没久留,当真是看了一眼就走了,只随后命人送来了几件新摆设。申氏听说苏长英来过,便也不情不愿的拉上几个妯娌过来应了个景儿,吃了杯茶。独三夫人小王氏近来身子不大爽利,只派了心腹过来送了份礼儿。
最大张旗鼓的,自然当属太夫人,直接从自己的私库里捡出了足足八匹颜色鲜亮的布料送进了雍容院,其中比较嫩色的几匹,指名给了裘慎。当然,裘怫和裘怡也沾了光,各得一匹,都是题了暗花的锦缎,只是一匹是樱桃色,一匹是浅绯色。
前者相比后者,颜色更红艳一些,裘怡一看就挪不开眼了,裘怫也不与她争,主动取了那匹浅绯色的暗花缎。
裘怡喜笑颜开,抱着裘怫的胳膊,声音甜甜脆脆的道:“谢谢二姐,二姐可好了。”
裘怫点点她的额头,道:“这会儿倒是知道哄人了。”
“说实话不叫哄。”裘怡挺委屈,这年头,还不让人说实话了吗。
第一百零六章不懂事
裘怫这还是第一次享受到这个妹妹拍马屁的本事,晕乎乎的有些吃不消,赶紧把裘怡推给裘慎,道:“我算什么好,长姐才是真好,赶紧拍上几句,保管你又能得几尺好料子。”
裘慎可得了足足五匹好料子呢,颜色也多,红、紫、粉、杏、黄,提花或是素锦都有,她正仔细瞧着,此时听了裘怫的话,好笑的道:“听听,这才叫哄人呢。”然而到底大气,又道:“我原想着这五匹料子太多,我一人怎么也用不完,给你们各分十尺去,罢罢罢,你既这样说了,我却不好再小气的,分你们二十尺,尽够做了衣裳穿上二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