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人在患,饥不及餐:善良之人陷入危难时,(救助者)焦急得如同饥饿时等不及吃饭一样(要立刻施以援手)。

典出《后汉书·卷五十六·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今将军内倚至尊,外典国柄,言重信著,指撝无违,宜加表救,济王公之艰难。语曰:“善人在患,饥不及餐。 ”斯其时也。”

2.南垠之金:直译为 “南方边远之地出产的黄金”,在古代文献中多指代南方异域的珍贵物产,常与 “西极之玉”“昆仑之璧” 等并称,用以形容稀有、贵重的宝物。

3.譬钟期之于伯牙,子路之于仲尼:伯牙绝弦的事大家肯定都知道了,后者典故解释如下:“仲尼:孔子的字。醢(hai):鱼或内做的酱。子路仲氏,名由,孔子弟子。勇武有力,受教于孔子,出任卫国地方官。卫国发生内乱,子路前往都城支援国君,被杀。传见《史记》卷六十七。子路死后,孔子见到卫国来的使者,就打听子路死的情况,使者说是“醢之矣”,即被砍成肉酱。孔子大受刺激, 令人“覆醢”,即把自己爱吃的肉酱倒掉。并且从此不吃。事见《礼记檀弓》。

用法出自曹丕与吴质书,《三国志·魏志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也

4.毌丘兴跟曹操有过交情:

毌丘兴跟曹操有过交情:

出自《三国志·魏志一·武帝纪》“安定郡太守毌丘兴将要去上任,魏公告诫他说:“羌族人如果想与中原交往,自己应当派人来,切记不要派人去!善良的人难找,不好的人派去后必然要教唆羌人乱提过分的要求,自己就好趁机谋取私利。如果我们不答应要求,将会使异族失望;答应要求,又对国家不利。 ”毌丘兴到任后,不遵指示派遣校尉范陵到羌族人中间。范陵果然教唆羌人,让他们请求朝廷任命自己为属国都尉。魏公说:“我早知道会这样。并非因为我是先知先觉的圣人,只不过经历的事情多而已。 ”

原文:安定太守毌丘兴将之官,公戒之曰:“羌胡欲与中国通,自当遣人来,慎勿遣人往!善人难得,必将教羌胡妄有所请求,因欲以自利。不从,便为失异俗意;从之,则无益事。 ”兴至,遣校尉范陵至羌中;陵果教羌,使自请为属国都尉。公曰:“吾预知当尔。非圣也,但更事多耳。 ”

第47章 第47章

岁月不居, 时节如流。

一晃眼,已是八月下旬。

朱阳未逝,日晖毒曜, 许都似遭火猛风疾之祸,使人苦不堪言。

即便是深居许宫的年轻天子,也被热得苦不堪言。

在最热的天时,他索性顺水推舟地推了好几回形同虚设的朝会。

当然,豪家总不乏纳凉之所。

宅中既热得使人心烦意乱,不宜抚筝歌舞,便呼朋唤友, 往郊外溪流雅会。

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谈六经之妙思,品弹棋博弈之雅趣。

为田苗匮水而忧心忡忡, 不惜于暴晒下远途取水浇灌,甚至落得昏死于田野间的下场的田民, 自是既尝不得受禁足的天子那锦衣玉食地的苦,也无法同豪族贵胄的闲雅游乐相比的。

荀衍同样被热得汗流浃背,一出许宫, 便直奔阿弟荀彧府上。

来到书房,在那道无比熟悉的背影映入眼帘后,他眼一眨, 脱口而出道:“文若又在照看你那宝物了?”

荀彧不置可否, 只不疾不徐地转过身来。

答案倒是一目了然。

至少荀衍是一眼就确定了, 荀彧适才亲自着手照料的, 的确是被他调侃过无数回的那株“至宝”安石榴,又名安若。

正是由虞临临行前所赠的那一株。

每回见阿弟如此重视那因枝叶菁菁而显得庞大、与这雅致书房多少显得格格不入的盆栽, 荀衍都抑制不住打趣的唇吻:“这份临别礼叫文若如此喜爱,子至果真敏慧若神。”

荀彧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