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曰,明侯渊博实学,身负大才。”“侯”在此也非指公侯,只是作尊称。(摘自知网复旦大学论文《《三国志》称谓词研究》作者马丽 p69)
第51章 第51章
当世家望族有意示好于人时, 必是善解人意,如若春风化雨。
裴潜旁敲侧击出虞临不喜赴宴后,便于翌日辰时告假一日, 归家与父裴茂叙话。
虞临爽快批准。
待裴潜于日暮时分回到官署,他竟就得到了事已办妥的好消息。
裴潜先是令父亲裴茂应承了这桩古怪交易,又思及裴氏较为清贫,纵有仆从亦不多。
索性自作主张,逐一拜访另几位河东望族旁系,悉数说服。
由于见惯办事效率低下的掾属们,多少被磨出耐心来的虞临, 对此的第一反应,却是罕见的难以置信。
他定定盯着裴潜:“文行所言当真?”
裴潜的心不禁漏跳一拍,低眉敛目,口吻间却带有大义凛然:“吾等虽长于闻喜, 却因管疏陋才,荒难未可济父老、赈穷弊, 心中甚愧。现有贤君至,以仁父之心待蒸庶,使乡邑欢心, 正为吾等所渴慕。闻此情理之请,岂当推辞?”
虞临眨了眨眼。
不愧是令君所派,果真与众不同。
亏他起初还心存些许偏见, 隐约嫌对方名字取得意头不佳, 不愿叫其过多接触财务。
……怎么会有人名唤“赔钱”呢?
虞临颇觉苦恼。
如今看来, 裴潜虽貌不惊人, 却颇具唇吻,辩才上佳。
更难能可贵的, 是这份主动。
他带着些许探究地凝视了裴潜一阵,才垂眼,专心阅览对方所呈名册。
显而易见的是,尽管虞临只要求赎买老弱妇孺,于河东多年屹立不倒的诸位高族,自是不会蠢到完全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