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使知道章家只在山狗村收,他还是忍不住问问。
章有银道,“收的,白菜收干货,两文一斤,洋芋生货三文一斤,你家有多少收多少。”
黄六脸笑成了褶子,他种了三百斤白菜,洋芋两百来斤,全部卖钱不得一两银子了!
以前地里的出息一年到头可赚不到这个价。
“芫荽不要了吗?”黄六问道。
大黄村跟风种了两茬儿后,芫荽价格已经便宜到一斤六七文了,而且还得去城里卖,走路来回就半天去了,除了食摊收,老百姓买的很少,销量也受限。
眼见地里芫荽正旺,卖不出去,黄六心里也着急。
章有银道,“芫荽不容易放,我家自己也种的有就不收。我看你家种了两块地,这东西还是少种,现在世面上种的多了,价格会回落下来,天热了芫荽过两月不卖掉,那就会老烂在地里。你种的多,这回去城里济世堂问问,他们铺子一年会收六十斤左右的芫荽干货。”
黄六忙点头。
看到一丝希望,心里石头终于松动了些。
章有银道,“你家夫郎的病,或许去济世堂找王老大夫看看会有帮助。”
黄六以前打听到章家李瑜的病可是花天价治好的,还去了府城。他家一年到头粮税人头税交完,连买杂粮的钱都没有,哪能想治病。
不过今年情况好转,看眼前种菜就能卖一两银子了,等秋收姜地卖钱,又是一笔。倒是可以治治病了。
黄六连连感谢,目送章家父子赶车走了。
章有银两人进村后,看了自家姜地,那行垄起的漂亮,姜苗涨势很好,行垄都交错掩映了,倒是比大黄村好上不少。主要是施肥舍得,他家人口多了,家里还有牛粪,外加上程武的粪饼,地里肥的很。
骡车刚经过刘翠翠田禾秀家,就听田禾秀热情招呼,知道章有银父子看了姜地,一番表功夸自己。说干的比她自己家还上心,就是章家没喊她上工的一天,只要顺路去了姜地,那看见一根杂草都会扯了,所以现在姜地干干净净没草。
章有银也是老庄稼把式,自然知道这时候正是草疯涨的时节,两三天不扯,那就手指长了,他家姜地确实干净。
刘翠翠见田禾秀都抢着说了,心里不待见,干脆咬牙一问抢了个先,问章家收不收豇豆。
“收,不过要干豇豆。你也知道自家焯水做干货的,要嫩还要晒得干,有虫眼的掐掉,不能马虎混在一起。干货五文一斤。”
刘翠翠连连见笑,田禾秀也急急问道,“我家要不,估计地里也能出个三十斤干货。”
得知章有银都要,狠狠放心了。
这下也不愁卖了,只等秋天的时候一并晒干卖给章家。
两家从章家获得便利,那自然对章家的活很上心。
就在村里打短工,又近又方便稳定,工钱一天十五文二十文的,还能兼顾自家地里的活,可比去外面求好多了。
起码在章家人就不会一直盯着你干活,反正给章家干活自由,还能得好处实惠,干起来确实也很上心。
他们两家如今十天就能吃一顿肉,有这份底气,那也是因为能从章家赚钱,日子是踏实的。
“你们今天回来了,王二郎怎么没跟着回来?回来一天得亏好几两银子吧。”刘翠翠大大咧咧的心疼起来。丝毫没觉得这问题触及人家银钱了。反正就是觉得章家赚钱多,关门一天都肉疼的紧。
章有银道,“王二郎可以单独上手做卤煮了,有他卖也放心。”
炒菜还在学,勉强能入口,他做菜很局促,生怕盐油等调料放多了,而自己又搞砸了,总是束手束脚的学得慢。
但是卤煮不同,一锅卤料都是章有银调配好的,王二郎很快就能掌握火候和诀窍,交给他做卤煮,章有银是放心的。
“哎呀,没看出来啊,王二郎都能卤煮了!”刘翠翠惊讶道。
一旁的李大郎也是惊讶,甚至有点恍惚,王二郎能在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