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双手捧杯,谦谨道:“王爷言重,草民惭愧。”

“李大公子谦虚,我对大公子也十分敬仰,这次赈灾之事,还希望能得李大公子相助。”周靖言语诚恳,直视李耀。

李耀神思微顿,竟觉得对方的话是圈套,可又无法不往里跳:“王爷言重,草民也是玉州人氏,理当为玉州出力。王爷若有需要,尽管差遣。”

周靖眼神轻动,达成目的,当即就说:“李大公子果真爽快。目前赈灾的当务之急是粮食,必须保证受灾百姓口中有食,然而,目前朝廷粮食未到,粮食的解决可说迫在眉睫。本王听说李家经营米面生意,如今铺内库存丰足,可否请李大公子暂将米面粮食借与本王,待朝廷赈灾粮运到,原数奉还。”

李耀微微一愣,没有想到在这场接风宴上会听到这样的话。然而他很快收整异色,回道:“王爷关心百姓民生,心系赈灾,是玉州之福。实不相瞒,此次大水,草民也遭祸极深,若非如此,米粮定当无偿捐赠。王爷想借米粮,草民应感荣幸,只是……铺中米粮已存数不多,恐怕是杯水车薪。”

周靖心中冷笑,岂不知他想推脱之意:“李大公子不用如此,有多少借多少,对整个玉州或许是杯水车薪,然而却能救部分百姓于生死。救灾如救火,事不宜迟,既然李大公子同意,那本王即刻下令,马上征粮,连夜发放!”

96.征粮

话音一落,所有人都愣着。

终究是随行的监察使反应快,十分感激的说道:“多谢李大公子慷慨。王爷,下官愿意领命,即刻前去征粮!”

“嗯,黄大人辛苦。”周靖又说:“知府大人费心为本王接风,实在不好扫兴。李大公子,你是商会之首,本王还要你与多喝几杯,征粮之事就交代给下面的人去做吧。”

“……好。”李耀虽心中万分不快,但脸上没有流露半分,转身与随行的管事吩咐,让管事与监察使同去。

周靖又说:“知府大人,还要请你布些兵力,粮食千万不能出任何差错。”

“是,下官明白。”高杰这时才有些紧张。

黄海也有些精明,出了鸳鸯楼就与李家管事直接去最大的一家米铺,管事的不敢得罪,一路陪笑。待来至铺中,黄海即刻命店中伙计挂出停售的牌子,而后要求盘点。

“管事,这是……”店中伙计见突然来了个生面孔的官儿,有些迷惑。

管事的斥道:“少罗嗦!这位是随钦差大人前来赈灾的黄海黄大人,咱们家大公子将米粮借与朝廷赈灾,赶紧去清点还有多少。”

“……是、是!”伙计一愣,赶紧去清查。

黄海也不坐,跟着伙计前往铺内,将每处地方都看过,对于数量大致心中有数。果然是大米商,居然囤积着如此多的米粮。可以想见,若是将李家米面铺的粮食全部征集,顺利度过三天完全不成问题,只怕……

待衙门的兵赶到,黄海命他们驻守米铺,为防意外,特地留下两名侍卫。

而后,又前往李家其他的米粮铺。

然而,依次看下来黄海觉得不对劲。定是走漏了风声,店内米面所剩很少,还留有仓促整理的痕迹。虽然心里有断定,却无法质问。最后,他吩咐将所有米面都集中于最大的米粮铺,准备好一切,派人通知王爷。

此时鸳鸯楼的酒席进行到一半。

周靖听了侍卫回报,放下酒杯:“诸位,赈灾之事刻不容缓,多谢诸位美意,今天的酒宴本王不能继续了。知府大人,还要辛苦你与本王走一趟,赈灾的诸多事宜要向你讨教。”

高杰立刻站起来:“王爷言重,下官何德何能。但有需要,王爷尽管吩咐。”

周靖满意点头,起身离席,出了鸳鸯楼。

玉州的官员们不敢擅离,跟着前往。李耀是米铺主人,自然也随行。而剩下的那些大商户们出于对自己利益的担忧,对李家损失的好奇,都派了下人前去打探情况。

到了米铺,周靖查看了所有米粮,较为满意。毕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