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是商家,若逼的太狠,恐狗急跳墙,往后就难以在玉州开展赈灾诸事。
“黄大人,命开启城门,快马出城口头发榜,让受难的百姓们连夜进城,说城中免费放粮。”
“是!下官亲自去办!”黄海率领一队官兵离去。
周靖突然望向门外站立的官员,问道:“玉州受灾的百姓共计有多少人?”
沉默了片刻,一名官员出列,回道:“回王爷,玉州附近共有六个县遭受水灾,其中最严重的有两个县,房屋尽毁,良田全无,死亡人数初步估计已有百人。其他地方的百姓还可勉强搭棚居住,而这两个县因地处低洼,如今洪水未退,他们只能流离在外,约莫……有近两三千人流离失所。”
周靖听出了话外之音。
即便是真如话中所述,灾情也很严重,更何况……两个最严重的县城,百姓失去所有,连勉强的栖身之地都找不到,更何谈其他。而其他几个县的情况,恐怕也不容乐观。再回头看店内的这点粮食,的确是杯水车薪。
这时,人群里突然走出一人:“王爷,草民有事禀报。”
周靖闻声去看,对方着精致的圆领丝织长衣,年龄不过二十五六,温文儒雅。这样的穿戴,似乎在鸳鸯楼时见过。
对方说:“玉州灾情严重,朝廷的粮食恐怕会延迟到达,百姓们等不起。草民愿效李大公子,为玉州赈灾献出绵薄之力。草民家中是做豆品生意,愿意无偿献出十车大豆,八车黄豆,三车绿豆。虽力量微薄,希望能助朝廷解一方急难。”
闻言,周靖不由得又将对方细细审视:“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草民许瑞明。”
此时,李耀突然插言道:“王爷,许公子如此义举,令草民惭愧。这些米粮也作为草民无偿捐献,愿为玉州百姓出份力量。”
周靖点头,满是赞许的望向知府高杰:“高大人治下竟有如此多的侠心义士,可见高大人治理有方,堪称父母官之表率。本王回朝后,定当如实奏报皇上,为大人请功。”
“王爷言重,这是下官该做的。”高杰谦虚的低头,既觉得荣耀,又隐隐不踏实。事情和预先设想的不一样,许瑞明怎么会冒出来?李耀怎么突然就改变主意捐粮了呢?这王爷……到底是想做什么?
很快,许家的粮车到达。
周靖吩咐负责发粮的伙计,将米面豆类混搭,按每人三天的口粮分配。
小半个时辰之后,安静的街道突然人群拥挤,无数拿着破碗惨袋的百姓蜂拥而至。在官兵的维持秩序下,将他们排成几个小队,依次领取粮食。
人群里突然有人喊:“看呐!是钦差大人,快磕头啊,是钦差大人给我们发的粮啊!”
“乡亲们快请起,都起来吧!”周靖从中看到了来时路上遇到的老人,心间略感放松。
然而很快他就意识到另一个问题,这些人住在哪里?若不能归地于民,安置住处,他们靠什么生活?仅凭领取朝廷救济,是治标不治本。
97.夜谈
等待所有粮食发放完毕,已是子时。
在放粮的过程中,一直陆陆续续有百姓赶来,直到结束,聚集的难民越来越多,粮食却已告罄。最后,大部分难民不得不在安抚下离开,然而他们不远走远,全都聚集在城门一带,以便能及时赶上下一次放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