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荪,抗战爆发前夕任教于国立交通大学外文系,曾经担任过你西方文学选修课的老师。看到他照片的那一刻,我就想到了你。虽然档案上面他的照片经过了伪装,可是还是被我认了出来,从前在上海情报处时,我看过太多人的情报档案,不管是不是可疑对象,在情报处的档案柜里都会备份他们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沈志荪当然也在其中。这些事情,孟均漱不知道,浙江站的其他人也不会知道。”

徐应明愣了愣,然后苦笑一声。

“败在你手里,我心服口服。”她摇摇头,不禁有些后怕。

“如果单是沈志荪,或者是你,我不会有由此怀疑定论。”周先良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微笑着说,“可是,情报工作不就是将那看似无关的线索串联在一起吗?”

徐应明却沉默着不再说话。片刻的寂静后,她听见周先良向门口去的动静,然后昏暗的光线从门缝里钻来。春雨楼的伙计仍安静地躺在角落里,徐应明经过他时,察觉到他轻微而平静的呼吸声。

院子里仍旧是静悄悄的。

周先良从口袋里掏出纸条,转身递给徐应明。

“这才是你的上线给你的留言。”她笑了笑,语气轻松地说,“我要是真心想要抓‘花匠’,今晚完全没有必要来见你,甚至可以设下陷阱,人赃并获。这样一来,总部也不至于一直对我放心不下。”

徐应明将字条紧紧攥在手里,却目不转睛地盯着周先良。

“你当真以为,他们担心的是你的身份立场吗?”徐应明眼神复杂地看着她,“再多疑点,以保密局的手段,两年查清也是绰绰有余,否则也不会将你放出来。”

她顿了顿,声音在一片寂静中格外清晰。

“上面真正忌惮的是你的资历。”她叹了口气,说,“你是这样,朱砚平也是这样。”

65 镜中

沈志荪很快便答应了和周先良的见面,这倒是令徐应明感到有些意外。

见面的地点就在徐应明家中的客厅里,两个人都是搞情报工作的老手,徐应明自是不必担心二人前来时身后跟随的尾巴。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徐应明还是搬了把椅子到落地窗边,坐在那里假意翻着书,看起来一番闲情雅致,余光却时不时地瞥向窗外,时刻警惕关注着外面的情况。

一番礼貌的问候后,沈志荪开门见山地说:“周上校,你的情况我基本上已经了解。我想听一听你的想法。”

周先良看了看他,轻笑一声,将一只信封放在茶几上,轻轻推到沈志荪的面前。

“这是?”沈志荪愣了愣,狐疑地看了周先良一眼。

“保密局上海站在市区里安插的眼线和外围名单。”周先良微笑着说,“不管你们用不用得着,算是我的一份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