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应明回答:“在学校时老师教过一点,会基本的加密方式。”

“实操经验有吗?”

徐应明摇了摇头。

褚绍伯皱眉:“破译是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光掌握理论可远远不够。”

“我会尽快补上的。”徐应明说,“褚科长放心,我学东西一向很快。”

“但愿如此。”褚绍伯想了想还是补充道,“你遇到问题解决不了就去问他,在破译这一方面他很有经验。”他指了指孟莘。

徐应明点头:“好,多谢褚科长。”

“抓紧时间行动,日本人可不会给你们多少时间。”褚绍伯面无表情地说。

徐应明从科长办公室出来后,回到自己的办公位上,总务科已经将她的证件与配枪送了来,放在桌子上。

孟莘从第一组又挑选了两个人,加上徐应明一共四人,在领事馆马路对面租下的杂货店二层阁楼里,架起设备来。

“还是总务科门路多,能找到这么个地方。”孟莘感叹道。

“组长,咱们具体任务是什么?”陆相铨问。

“上面对此事遮遮掩掩,只是说要收集苏联的最新动向和态度。”孟莘叹了口气,“这样,董云和我 24 个小时轮番侦听,陆相铨你和小徐一起,归类整理。”

“我没问题。”董云说道。

孟莘对陆相铨补充:“另外,小徐不懂俄语,翻译的工作就不要给她做了。”

“明白。”

“咱们科里的工作也不能停,”孟莘接着道,“这些天大家辛苦些,可能得两头跑了。”

徐应明看着桌子上的监测设备,目光移向对面的领事馆大楼,若有所思。

“怎么了?”董云注意到她。

“我在想,日本人到底想要拿到什么样的情报,”徐应明说,“如果没有一个确切的目标,在这样庞杂的信息中筛选,无异于海底捞针。”

董云以为她是有所不满,于是安慰道:“你刚来,他们就把你派来执行这么累的工作,也没有个适应时间。”

“方才在科长办公室你也听到了,”孟莘说,“褚科长什么也没说。”

徐应明愣了愣,意识到没有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她转向孟莘:“我们这样的行动持续不了多久。监听设备对他们的无线电通信造成信号干扰,如果对面也有同行,不久便会有所察觉。”

“所以我们更要抓紧时间,”孟莘叹了口气,“不管有没有收获,也总要有个交代。”

日本在公开情报搜集方面不遗余力,但分析提炼的成效却微乎其微。他们对屠绞十分在行,却不怎么懂得揣摩人心。也是出于这一方面的考量,隶属于外务省的岩崎隆司在战事开始时,便着手组建了这一特务机构,利用中国的“知识分子”分析战略情报。

但是岩崎隆司又不完全信任中国人。为了防止情报泄露,他在布置任务时时常也是遮遮掩掩,结果自然也是大打折扣。

徐应明心里清楚这一点。

陆相铨把一沓手写的文字记录递给徐应明,看见她正在那里研究先前截获的电文,于是说道:“那玩意儿我们拿到也快一个星期了,一点头绪都没有。孟组长也没有办法。”

徐应明不可置否。一方面,她确实没怎么接触过苏方电码,从前在临训班时译电科目的教官便说过,苏联的电文采用了最难破解的加密方式,密钥随机生成且毫无规律。除非拿到密码母本,否则即便是天才也几乎无济于事。

而更关键的是,她虽然感兴趣,却不好明显地表现出来,于是只是翻了翻监听记录,没有接他的话。

董兰还是董云?

诶等等我去检查一下,我是有打错了吗

云 云 我脑子迷糊了??已经改好了

是做过研究的,细节很生动

嘻嘻,谢谢老师~??

“再高级的简单,不给她接触情报的机会,也只能是一步死棋”。精华。 等待看着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