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鹿鸣心想,折可求的底子里有些很软弱的东西,吃一顿饭,给一只大虾卸个甲,就能让折可求紧绷的精神崩溃,这人实在不是个干坏事的材料,他没有那个刚强蛮横不回头的心理素质,可他贪婪的人品又在推着他干坏事,令他并不能从中真正获得满足和平静。

他的精神永远在戒备甚至是惊惧里,这又反过来导致他一定会觉得他从坏事中的收益实在太低能不能再多点儿?

因此历史上女真人在接受他的投降后又将他毒死,实在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长公主夹了面前一小块烤得略酥的豆腐,放在嘴里,慢慢地嚼了。

“说起来,曲端参你们军纪败坏,军中账目不清,”她慢慢地说道,“真有这事么?”

两个人都愣了,呆呆地看着长公主不慌不忙让内侍递给他们一个本子。

从头翻到尾,全是鸡毛蒜皮的事。

何年何月何日何人在何地违反了军纪,贪污了军粮,吃了空饷,抢了百姓的村子,抓了青壮和牲口一起扛活,还祸害了几个姑娘。

桩桩件件清清楚楚,但在两位西军门阀眼中,全是鸡毛蒜皮的事。

姚诚就没忍住,下意识问了一句:

“曲端疯了么?”

549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其实只要细想就知道,这事不是曲端干的。

曲端太忙了,别人一天十二个时辰,播出来也只有十二个时辰,他的十二个时辰要是细说,打底也得四十八集。

他是一路往上走的,越往上走,越要放掉下面的权力,可他越走越不愿意放下原有的权力,自然就得背负起原有的责任,可新的权柄就在前面,他也不能放下,他还得叫军中和当地的官员都对他信服,那十二个时辰怎么够用呢?

既然管自己这一大摊工作都已经要频繁半夜鸡叫了,他还怎么埋伏在姚家和折家的军队里,天天听他们的坏话,记下他们的不法勾当呢?

这事自然是王穿云干的。

王穿云是监军,平日里要做的最本职的工作就是将军队上下的情况都汇报给长公主,至于要不要临时负责决断军机大事,那是后话。

她常日在军中,很和气,喜欢听闲话,还喜欢将自己的灵应军亲随放进军队里,听西军的闲话。

天长日久自然就搜罗了一筐的罪证。

这其中甚至还有血案,可只要是行军途中,证据不那么确凿,轻飘飘地也就抹平了。

最多是骂几声:“叫你们去抓几个人来,怎的给他娘踢死了!”

可不然又如何呢?这些罪证放到明面上来,帅臣们只会尴尬,他们可不是当年那个发配蜀中的小公主,见到王穿云几滴眼泪就心中愧疚万分。

他们都是铁石心肠的武将,家里代代都在杀人和被杀,杀了几个平头百姓,他们是眼睛也不眨的。

可王穿云记下的本本,为什么套在曲端身上了?

因为这是曲端抢过去的呀!

长公主身边的人就不太愿意回忆那一天。

差不多就是她同曲端聊一聊西军的事,聊着聊着无意中拿出了这个小本子给他看。

曲端就很震惊:“殿下为何不惩处他们?”

她说:“哎,毕竟姚折两家都为大宋立过功,这些事么,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我找个机会同他们说几句,要他们以后注意也就算了。”

曲端就勃然大怒,站起身连长公主也一起喷了,字正腔圆,义正辞严。

曲端说:殿下,你是从蜀中出来的,你在蜀中时见没见过百姓受阉宦之苦,好好的耕地被西城所定为“荒山”,送给你修道?你知道当年王小波李顺是怎么起事的么?你知道……

长公主就很弱地说:跑题了啊,正甫。

曲端说:怎么跑题了?殿下这么说,证明殿下还没意识到百姓有多重要,殿下你在蜀中就该被上一课,可是没有人教殿下,这是臣子们的疏忽,唉,今天臣来教殿下什么叫水能载舟亦能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