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一个宗室子作她的继承人就好了。
“殿下此役,终归是大功一件,”翰林学士吴幵笑道,“官家今日很高兴,与郡王同往攒宫去,告知先帝哪。”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立刻都看向了他。
这样巧,这样恰好。
对于这个妹妹的功劳,官家一点也没有表现出不悦,他甚至对左右说,都是赵家的子孙,他怎么会不悦?他只是暂守神器,将来还要交给有德之人的。
他领着大宁郡王一起去祭拜先帝,也没任何问题。
大宁郡王赵谌是先帝的长子,靖康年升为皇太子,而后先帝驾崩,康王赵构继位,这个孩子又被降回了郡王,平日里就跟着母亲守孝。
再进一步,大家互相问道:“这位殿下人品如何?”
“无可指摘。”吴幵说。
他才十岁,跟在母亲身边,又聪明,又孝顺,谨言慎行,动静有礼,从不出轻狂之语,对宫女内侍极和善,见过他的人都夸赞,这样的一个孩子,称得上十全十美。
他一定是无可指摘的,就算他身上有些小毛病,有官家在,自然也有办法让他十全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