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陶氏在还,还没分家。丈夫是城外一处果园的小儿子,家里人口也多,但果园不大,勉强能紧一大家子吃喝。这亲事还是吴老爹撮合的,当时聘金是二十两,陶氏受了二房三房两个儿媳的蛊惑,要拿走这二十两聘金。吴氏破天荒为女儿闹一场,只争回来八两,又拿出自己存的二两,才把女儿送出门。

念在吴氏曾照拂过许婵,孙锦语临走的时候,把身上的银子都拿出来,只留下回京的盘缠,剩下的二十三两银子,还有自己头上的一支玉簪,一对玉坠子,都留给了他们。

中秋过后,天气渐凉。

这天中午,孙秀娥在房里算账,这两年感觉眼睛看东西越发的模糊。孙锦语和许修远在的时候,都不敢再让她下厨房。

她想是时候该让孙锦语接管家里的产业了,其实也就是收收田租罢了,并不费神。

没多会儿,孙锦语端着梨羹进来:“娘,你找我啊?”

她把梨羹放在桌上:“这是阿远给你做的梨羹,止咳润肺的。”

孙秀娥端起碗吃了两口,“为娘年纪大了,就想着你和修远把接下来的日子过好,这些都是家里的产业。我们自家城外有一个小庄子,剩下的还有一百亩地都只需收租,这些佃户也都挺自觉,每次还没到日子便把银子交上来。若是遇到有些到了日子没交的,你们要到城外去找找,八成是忘了。”

孙锦语看着这一叠一叠的契纸,若有所思道:“娘,把这些……交给大郎媳妇吧。”

孙秀娥一愣,诧异地看着她。

孙锦语犹豫再三,出口道:“我跟阿远商量过了,明年想回临安开一家小酒馆。”

第214章 孙记酒楼

孙秀娥一时无言,神情黯淡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