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座,怕那边一左一右站着的朱燕乔和沈忆城,左右两侧副座上坐的是秦夫人和二奶奶。
“民妇见过老夫人,老夫人福寿安康!给夫人、二奶奶,还有各位小姐请安!”
丁月梅带着石慧英见礼,秦老夫人露出和善慈祥的笑容:“快快请起入座吧,来人啊,给二位娘子上茶。”
侍女端上了两盏茶来,还有一小碟长得像葵花籽仁的东西。
“这是高丽向朝廷进贡的松子仁,我这外孙女带过来的,二位尝尝。”
丁月梅拿起一颗月牙白的松子仁来放入口中,比起葵花籽,松子吃起来有一股松油香。这东西她只在医书上见过,听闻这是延年益寿、补血温胃的好东西,生长在东北温凉湿润的深山里。五十年结籽,三年成熟,取之不易,因此十分珍贵。
第52章 干儿子
老夫人仔细打量着末座上的温婉妇人,她见过丁月梅,石慧英倒是
第1回 见,不过都听儿媳和孙媳提起此人绣工一绝。
“听闻石娘子有刺绣的独门绝活,我这房里几个丫头,拿起绣花针来笨手笨脚的,还想请娘子多到府上来,教教她们做针线活。不求以后能像娘子这般心灵手巧,就望以后嫁了人,别被夫家人笑话就成。”
石慧英缓缓起身,看了看丁月梅,还不知如何作答。
秦老夫人把沈忆城拉过来,对其说道:“阿簌,这位是王文瀚家的媳妇,就先叫一声嫂嫂吧。”
沈忆城嗯声点了下头,转头向石慧英走去,微微欠身行礼:“见过嫂嫂。”
这把原本紧张坐立难安的石慧英吓得身子抖了下,丁月梅也赶紧站起身稳住她抖动的手。
“老夫人,让小姐给慧英行礼,这么怎么受得起?”
秦老夫人:“任她出身高门,到了临安就是秦家的孩子,将军爱民如子,体恤百姓,秦家又怎会以出身论尊卑?两位娘子又是秦家军的内眷,那便是自己人。”
沈忆城抬头望着石慧英道:“嫂嫂别紧张,那日我险些溺水,是王大哥及时赶到相救,他担得起我一声兄长,你自然也受得起妹妹这份礼。”
石慧英愣了下,连忙回礼,秦家管事到祠堂巷来,只说是老夫人有请,没想到还在这跟沈小姐见礼。身上都没备一份见面礼,她无措地摸摸了身上有无拿得出手的东西,找了会儿揭下挂在腰间的鲤鱼香包,但又觉得磕碜拿不出手。
实在没有别的东西拿出来,她缓缓把香包双手奉上:“这个香包是我亲手绣的,里面放了晒干的玫瑰花瓣,还请妹妹收下。”
沈忆城眼睛一亮,高兴地双手接过香包:“多谢嫂嫂,我一定好好收着。”
秦老夫人又把沈忆城叫回去,叮嘱她该回屋喝药了。
沈忆城和朱燕乔一起给众人行礼辞去,两个小丫头在厅上还规规矩矩的,出了门便开始嬉笑追跑起来。
秦老夫人也听到这两个丫头追闹的声音,不禁笑出声,又对着秦夫人道:“你过去瞧瞧,阿簌病还未好,别再绊着了。也叫乔丫头这几日消停些,少跟她姐姐胡闹。”
秦夫人含笑领命退下。
面对丁月梅和石慧英,老夫人笑着谦逊说道:“这两个孩子,顽皮得很,二位莫要见笑。”
丁月梅咧着嘴说道:“老夫人哪里的话,您老有福,有小姐们陪伴左右,这日子也不会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