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2 / 7)

这天讲完之后,封合作刚走出村部广播室,看见与他爹同时入党的封从亮老汉正蹲在门外等他。他问:“从亮大爷,你找我有事?”老汉说:“有事。俺跟你说一声,俺也上个项目。”封合作一听很受感动,说:“哎呀,你这么大年纪了也要上项目?这太好啦!你真是黄忠再世宝刀不老哇!你上什么项目?”老汉瞅着他的脸说:“我上的项目,是专补叫你给吹破了的牛!”说着便起身走了。此时院里有来申请批地的村民,听了老汉这话都忍不住笑。封合作先是站在那里面红耳赤,待老汉走出门外后他说:“看见了吗?什么叫思想僵化?这就叫思想僵化!什么是改革的障碍?这就是改革的障碍!”

老党员封从亮上的“项目”没有阻挡住天牛庙村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的步伐。就在个体项目“遍地开花”之后,他又集中精力抓村办项目了。

村办项目是一个橡胶厂。这是村干部在江苏无锡考察时看中的。具体做法是购进生胶,加工成一些橡胶制品。封合作计划“滚动式”发展:先造工艺简单的鞋底之类,等资金积累多了,再另上生产线,生产高级男女雨靴。销售市场已经打听清楚,本县鞋厂用的胶鞋底就是从外地进的,生产出来之后可以卖给他们,现在需要再把材料来源考察好。于是,封合作和宁山青又去了一趟橡胶产地云南。

这次他们还是坐飞机。到昆明走了几家橡胶厂,请了几次客,把鲁南特产花生油送出几桶,终于得到了一家工厂的许诺答应供货。二人完成任务十分高兴,决定找地方玩玩去。把这想法跟橡胶厂供销科长讲了,科长向他们介绍可以走广西,到桂林看那甲天下的山水去。二人连连点头说:好好好,就是这么个路线!

这次外出,封合作二人又花掉十天多时间和五千多钞票。

供、销两头都没有问题,厂子建设便着手进行。封合作在无锡考察时便与那个橡胶厂谈妥,一旦决定建厂,就请那里来人指导,条件是给他们一万元的技术转让费。现在发了封电报过去,那边很快派了个姓沙的工程师。这“沙工”别看四十来岁长了个小个子,却像小青年一样精力充沛。他在“孙二娘饭店”吃完村里摆的接风酒之后马上动笔画出图纸,指手画脚让村里这样干那样干。根据沙工的指导,村里便在公路边套起一个十亩地的院子,建起两排厂房,再从银行贷了款,从无锡拉来了设备。这时候,封合作已经将厂名起好了,叫作“沂东第一橡胶厂”。他这是受了封运品“鲁南拆车总厂”名称的启发,决定要起就起个规格高、声势大的。可是,就在请鼓岭联中的谢老师写好大牌子,正准备在试车这天挂出去时,他却发现了一件让他十分恼火又不知该怎么办才好的事情。

那天他去公社开了个会,散会是下午五点,几个村的支部书记便叫上他去了饭店。这一两年来凡是去镇上开会,支书之间相互请客已经成了风气,今天你请,明天我请,美其名曰“加强横向联系”,吃完了在单子上将大名一签交给会计。那天请客的是王家台的书记王子成,此人最爱唱“卡拉ok”,不光自已唱,还要让别人唱,谁不唱就骂谁是“保守孙(分)子”。大家都不愿当“保守孙子”,就轮流抓着话筒向屏幕上的泳装美女恶声吼叫,直吼到九点多才作罢。封合作骑着摩托车回村,路上让风吹走了酒意,忽然想起橡胶厂的事,便决定到那里看看今天的工作进度。当他进了位于村西南角的工厂大院,发现这里除了看门的封从运老头正坐在那里听收音机,别处已经没有人了。他见院子角落沙工程师的宿舍也没亮灯,便问他去了哪里,封从运老头诡秘地笑笑:“没去哪,在屋里。”封合作便去敲沙工程师的门。不料屋里没人答话,只听得有一男一女带了惊悸的低语声。他立即明白了里面正在发生着什么事情。他压住心头之火装作自言自语说了声:“噢,出去了呀。”随后离开门口,到不远处的一个厂房墙角蹲在那里。他想看看这女的是谁。

过了好大一会儿,那房门才悄悄打开了。先是沙工程师将他的小脑袋探出来左右瞅了瞅,接着缩回去,屋里便走出了一个矮矮胖胖的女人。封合作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