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队的分完了,全村人又把目光一致地盯向了大队。大队财产共有三大块:东山上的果园、一台二十四马力拖拉机和八间房屋。该分不该分?该!社员们让队长提出这意见,郭自卫想到老书记表的态度,立即说:“大伙说分咱就分!分他个x蛋净光!”可是封合作却不同意,说以后的农业生产还是要搞机械化的,拖拉机不能分;那果园是七年前辛辛苦苦建起的,眼下正在盛果期,分了如何管理?尤其是大队部的房屋必须保留,难道搞了大包干,连村一级都不要啦?国民党时期还有个村公所呢!大伙想了想,同意将房屋保留,但另外两份却坚持分掉。封合作只好不再阻拦了。

拖拉机的分法,有人不假思索地提出拆了分零件。车身和车斗的轱辘正好八个,一队一个,至于别的,那么一个队拿几块钢铁好了。但有人忽然想到,这轱辘和钢铁拿到队里怎么办?思路发展到这里卡了壳。正在一部分人为难的时候,封合作已经到公社农机站打听他们买不买了。最后他们决定出二千五百块买下来。虽然比正常价格低了许多,但总比拆零件要好。等全村人一人分到手中一块四毛三分钱,人们才明白了原来那条思路的荒唐,同时也对年轻的大队副书记封合作增加了许多好感。

到分果园的时候,人们又回到原来的思路上去了。因为别没他法,谁能把一大片果园买下来呀?再说土地也是不能买卖的。好在果园能够化整为零,数一数算一算,一口人可分一点六棵果树。那么就这样分。对不起,一棵果树是不能分成几截的,只能是四舍五入。被入了五的沾沾自喜,被舍了四的便心存沮丧。一天之中分完了,一天之中那果园有了三百多家主人。谁分到树,便在那几棵树上拴上布条做记号。夕阳西下时,每棵树上都拴上了一根,风一吹猎猎飞舞,那景象十分动人。

封大脚分到了三棵苹果。他像别人一样为它们拴上破布绺子,回家笑嘻嘻地跟绣绣老太说:“行啦,等着来年秋天吃花荭吧!”绣绣老太也很高兴,说:“那可好。俺这辈子一共吃了不到十个花荭,来年就吃个够!”可是到了夜里,大脚却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老太太问他想什么,老汉说:“想来想去,那三棵花荭咱不能留。”接着他说出了他的担心:到来年秋天花荭长起来的时候怎么看管?白天还可以去守着,晚上呢?咱这一大把年纪了也不能睡在树底下。再说能睡也不值得。那花荭不就是个水果吗?它能解馋可是不能垫饥,说到底它不如粮食实在。这说法,绣绣老太也觉得有道理,但又想不出怎么办才好。最后还是老汉有主心骨,他披衣坐起,斩钉截铁地道:“刨了它!刨了好种庄稼!”

次日天还没亮,大脚老汉便扛着镢头去了东山,“吭吭哧哧”掘掉三棵苹果树,然后将它们占据过的地盘深刨一遍,再用石头圈起来。他一歪一顿地用脚步量一量,大约是二分来地。他站在那里兴奋地自言自语:“咳,能收四五百斤地瓜呢!”

大脚老汉的创举很快被别人发现。他们稍一想都觉得这人真不愧是打庄户的好手。苹果算个啥?甭说结了看不住,就是看住了它不就是能哄哄孩子么?还是种粮食!种粮食呀种粮食!于是东山上很快响遍了刨果树的“咚咚”声,两三天下去,东山山坡上便是一片被分割成三百多小块的黄土了。

这情况终于让管理区书记纪为荣发现了。纪为荣是个“一头沉干部”,老婆孩子都是农村户口。本来是年年向队里交钱为家属买口粮的,现在家中也在分地。他一回到十七里外的纪家河子,老婆就朝他哭诉:“这可怎么办?你快呆在家里种地吧!”纪为荣看看病弱的老婆和年幼的闺女,满头上冒火:“我呆在家里,那边的工作谁干?操他娘,我干了半辈子革命,没想到还得回家拉锄勾子来!这是什么x法子!”在家蹲了三天,想想鼓岭的工作还得干,便又骑车回来了。回到管理区大院刚想歇歇,抬头向南方望了一眼忽然觉得不对劲。再一看,是天牛庙东山上的果园不见了。他慌忙骑车去看果真如此,便气哼哼地找支书郭自卫问是怎么回事。郭自卫说:“大伙要分就分了呗!”纪为荣说:“你分地还好说,那果园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