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药把地卖了大半。儿子腻味八岁的时候突然得了急症,他不敢再卖地,便借了宁家两块钢洋,不料一年年地老还不上,七年下去,宁家说连本带利已到了几十块了。宁学祥这时又说:“不的话,你把西岭上那块地给我。”封四赶紧道:“不行老爷,我就那点家业呀!”宁学祥说:“那就拿钱是了。”封四走出来,在院子里呆立了片刻,听见前面灵堂里一些种地户子哭得正欢,一股强烈的妒意溢满了他的胸腔。他在心里狠狠地骂道:“哭吧哭吧,叫宁学祥日你们的亲娘!”再走到东厢房吃饭,将酒喝了两碗,饭吃了三碗。吃喝完了酒劲上来,便直着脖子骂空,刚骂了两句,宁家帮忙的问他骂谁。封二见势头不好,急急忙忙把他兄弟拉走了。
第三天是宁家出殡的日子。从家中往外拉棺的场面很壮观。一帮从南乡请来已经在宁家忙活了两天两夜的吹手走在最前面,将各类响器一起操动,奏出了葬礼调子的最高潮;接着,是近百名青旗会员分刀队、枪队肃然而行,这是身为天牛庙青旗会头目的宁可金特意安排的;其后,是一大群戴孝号哭的佃户;再后,是以宁可金为首的宁家后人领棺而行;在那架四寸厚让桐油染成淡黄色的棺材后头,则是宁家远远近近的亲戚们。这么一来,加入这支队伍的人就占了天牛庙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口。剩下的一些,便在街旁观看。一些聪明的人看过几眼,还早早跑向了土地庙,以便抢占看路祭的有利地形。
土地庙在南门外铁牛的东边,距铁牛有七八丈远。“土地老爷本姓张,富村的住瓦房,穷村的住破缸”。在这村的历史上,土地爷住过瓦房小庙,也住过三尺高的破缸。住破缸的那段历史已经很久远了,至今只留在了人们的传说中。说是村里有个妇女某一年某天晚上在家烙煎饼,正在忙活时,忽觉身后有人伸手摸她的奶子。这女人不好意思回头看是谁,只将胸前的手打了一巴掌,身后那人就走了。不料过了几天再在一个晚上烙煎饼,身后又有人伸过手来。女人这时正握着烙煎饼用的木板子,板子上撅着一团糊糊,就抬手给了身后的人一下,那人便立马跑走了。这回她和自已的男人说了。男人第二天便留心访查,看是谁干出了这下流勾当。查来查去也没查着,转到土地庙前,忽见土地爷神像的头顶正抹着白花花的煎饼糊糊,这才明白是这家伙不守神规动了淫心。这事一传开,村人大怒,就将土地庙推倒,取来一只大瓷缸,砸了一个豁子倒扣过来,让土地爷屈身内里算是惩罚。后来过了多年,村内再没见有妇人被其染指,土地爷才取得村人海涵,重又住上了像样的小庙。
现在的土地庙据说就是土地爷当年洗心革面重新获取的。它有一人半高,青墙青瓦,一尺宽三尺高的门口还贴着残破的对联:“安仁自安宅有土始有财”。门口外面是一个红石供桌。小庙的四周,生着十来棵碗口粗的柏树。土地爷掌管一村户籍,人死了其鬼魂是要在这里关押三天的。于是丧主要在这几天内每日三时来“送汤”由死者的儿媳提来一罐米汤,绕庙转三圈浇给土地爷,其他人等也来大烧纸钱,以取悦其心让他对新鬼予以关照。因一连送汤三天,现在土地庙的四周已经结了一圈白薄如纸的巴巴,庙门口的纸灰也有了黑黑的一大堆。在这个背景上,田氏的葬仪开始了最后也是最隆重的一次。
庙前空地上,供桌早已摆好,桌前十二领芦席已经由近及远一线铺就。这时送葬的队伍带着动地的哭声慢慢来了。宁学瑞走在最前头,领孝子宁可金将手中的牌位放于供桌,让宁家后辈在供桌前左右跪成两列,便令祭仪开始。
先请“鸿客”开祭。宁家请来的是褚老爷褚良善,家住褚家庄,是附近几村青旗会的坛主,自是名望极高威风凛凛。能请来这样的人当“鸿客”,委实显出了宁家大少爷的本事。在供桌前方十二领席之外,褚会长身着长衫礼帽,远远地站在那里了。那种端庄,肃然,令人望而生畏。这时,孝子宁可金呜呜咽咽踉踉跄跄去他身前跪下,做出了请的意思,褚会长做一手势请起,让孝子回到桌前的跪位,他便开始了叩拜。他刚走到第一领席上,便有人抢先几步,将一块二尺见方的红毡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