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非农产业长廊”,无论是建工厂、开饭店、搞修理还是从事其他服务业,村里一概批给土地。哪怕是外村人外地人到这里搞,只要交足土地租用费和管理费也一视同仁。定下了这些原则性的东西,封合作便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做了传达动员。到会的青壮年已经不多,多的是老人妇女。但封合作并没有因为这一点而降低了讲话的调门,依旧是坚定有力铿锵作响。由于去过两次南方,不得不学说普通话,这时他在村民会上还不自觉地冒出一两句那种味道的。下面妇女们听了都暗暗发笑,小声说:“哎哟,书记跟南方人串了花了。”封合作操着这种串了花的声调继续讲南方,讲天牛庙村应该怎么办。他特别强调,在上项目问题上,党员要自觉带头,一家保证上一个项目,五天以内,要拿出计划向村支部汇报。

这次会议引起了强烈反响。散会后即有十来户向封合作申请批地,要在公路边开店做生意。从第三天起,也陆续有党员找他汇报自已的项目计划。他们计划上的项目,有建家庭小厂的,有建饭店的,有搞玉米皮编织的,有造爆竹的,有修自行车的,有贩卖粮油的……五花八门。有一对六十多岁无儿无女的夫妻党员前来对支部书记说,他们整整讨论了四天四夜,最后决定用家里五十块钱的积蓄上个商业项目:到公路边上摆个水果摊子。封合作以他们为典型,进一步发动广大党员、群众,反复地讲不要看这对老党员的项目小,关键是精神可贵,能够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做“弄潮儿”。受到书记的表扬,这对老夫妻加快了项目进度,两天后即将一篓桃子抬到公路边上守着。村里人走过他的水果摊子都喊:“哎,弄潮儿!弄潮儿!”两个老“弄潮儿”也不恼,继续向来往行人叫卖他们的桃子……封合作这段时间每天都要在大喇叭里讲一通,说村里哪些户又上了项目,全村的项目一共到了多少。短短几天,封合作宣布新上项目已经突破一百个。

这天讲完之后,封合作刚走出村部广播室,看见与他爹同时入党的封从亮老汉正蹲在门外等他。他问:“从亮大爷,你找我有事?”老汉说:“有事。俺跟你说一声,俺也上个项目。”封合作一听很受感动,说:“哎呀,你这么大年纪了也要上项目?这太好啦!你真是黄忠再世宝刀不老哇!你上什么项目?”老汉瞅着他的脸说:“我上的项目,是专补叫你给吹破了的牛×!”说着便起身走了。此时院里有来申请批地的村民,听了老汉这话都忍不住笑。封合作先是站在那里面红耳赤,待老汉走出门外后他说:“看见了吗?什么叫思想僵化?这就叫思想僵化!什么是改革的障碍?这就是改革的障碍!”

老党员封从亮上的“项目”没有阻挡住天牛庙村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的步伐。就在个体项目“遍地开花”之后,他又集中精力抓村办项目了。

村办项目是一个橡胶厂。这是村干部在江苏无锡考察时看中的。具体做法是购进生胶,加工成一些橡胶制品。封合作计划“滚动式”发展:先造工艺简单的鞋底之类,等资金积累多了,再另上生产线,生产高级男女雨靴。销售市场已经打听清楚,本县鞋厂用的胶鞋底就是从外地进的,生产出来之后可以卖给他们,现在需要再把材料来源考察好。于是,封合作和宁山青又去了一趟橡胶产地云南。

这次他们还是坐飞机。到昆明走了几家橡胶厂,请了几次客,把鲁南特产花生油送出几桶,终于得到了一家工厂的许诺答应供货。二人完成任务十分高兴,决定找地方玩玩去。把这想法跟橡胶厂供销科长讲了,科长向他们介绍可以走广西,到桂林看那甲天下的山水去。二人连连点头说:好好好,就是这么个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