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如是我闻(6 / 7)

太平记 孔璋 15312 字 1个月前

几乎所有各宗的僧人都目瞪口呆,说不出话,当中,又以净土宗僧人最为震怖。

大殿正中,道宏肃穆合什,面向着脸上涨得通红的净土三师,为首的少康,已经气得快要说不出话了。

‘净土诸师在上,弟子道宏求法。‘

竟然会有窝里反这种事情…

‘惊愕‘或是‘窃喜‘,带着复杂的心情,诸僧静静旁观着。

自刚才起,道宏的矛头忽然转向,针对自己所属的净土宗进行诘难,而每一发问也是如刀似匕,针对着净土教义的诸多弱点而发,不一会儿,他已令少康等三人额汗滚滚,面红耳赤至无言以对。

‘道宏,你反了吗?!‘

当被道宏指问‘如何证佛,净土孰为‘时,少康再按捺不住,重重一击桌面,厉声叱问。

道宏却未答他。

与少康的质问同时,释浮图徐徐起身,合掌道:‘道宏师弟。‘

道宏也缓缓转身,躬身道:‘师兄。‘

他两人一问一答,真将少康视作无物,立时将他激气的几乎昏倒,身子晃了几下,却也知道愈呆愈丑,悻悻坐下了,余怒却还未消,呼吸仍极粗重。

此时局势已渐明朗,八大宗内,华严,密,净土,法相四宗已是一败涂地,律,三论,天台则是缩头藏身,不敢一言,唯一还未出手的,只有释浮图所属的禅宗,是以他两人只一个问答,满殿目光情不自禁 ,已全数投在了释浮图身上,殷殷切切,竟都是盼他得胜之意。察觉到这一点的释浮图,在心底无奈的苦笑着。

如此一心,才是东林之会的本意,可是,为什么,只有在这种时候呢…

道宏目光微动,向左右扫视一下,目光所至之处,竟如恶刹修罗,无人敢于直视。他嘴角抽动了一下,慢声道:‘请教师兄,如何持心于红尘,如何斩障于修途?‘

释浮图双瞳自守,神色若水,淡淡道:‘红尘是假,清净亦是假,唯心是识。有障为障,斩障亦是障,莫执是途。‘

道宏再行一礼,道:‘再请问师兄,如何是佛?‘

释浮图默然一刻,举手向天,道:‘风月在天。‘

满殿哗然中,殿后的王思千微笑道:‘答的好。‘

道宏尚未开口,释浮图已又道:‘也请问师弟,孰为净土佛根?‘

听到这个问题,道宏的眼中,忽然爆出了炽热的光!

随后,他双手合十,喃喃诵道:‘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释浮图听出他所诵的乃是无量寿佛十三名号,微感失望,心道:‘以无量为识,亦算一途,但流于强辨,非你我所当循。‘却听道宏又在诵到‘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心中方有一动。

净土宗有所谓过去佛及未来佛的说法,以弥勒为‘未来佛‘,将建无边佛土,转生一切信徒福男,又有过去七佛,乃是前驱说法渡世之功,正是道宏适才所诵名号。

释浮图正在想到:‘以过去七佛为根,那未…‘忽地神色一动,想到一事,愕然开目。与之同时,‘咦?‘,‘哦!‘等诸般惊疑赞叹之声也正不住响起于殿中。

道宏身前,金砖地上竟有碧水浮现,中间七宝佛光玲珑闪烁,见一粒种子在佛光当中缓缓转动。

对此佛景,释浮图的心,却颤了一下。

未来佛,弥勒,那不是被‘他们‘尊奉的吗?难道你…

看向道宏的眼神中写满‘疑问‘,道宏却垂目而下,阻断了与释浮图的‘交流‘,只是口中喃喃,不住诵佛。

诵佛声中,那种子自行开壳出芽,抽枝发叶,渐渐长大,竟是一株清香白莲,转眼间已长至近一人高,花绽叶扬,飘摇殿中,清香宛然,连殿外诸僧也都嗅到。

弥勒,白莲…

在心中轻叹着,释浮图合掌道:‘师弟神通了得